现代汉语人称代词的非常规用法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零 绪论 | 第8-14页 |
| ·研究范围和思路 | 第8-9页 |
| ·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2页 |
| ·本文依据的理论和语料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人称代词的转化与转指 | 第14-33页 |
| ·人称代词转指的方向性 | 第14页 |
| ·目标转指 | 第14-18页 |
| ·范围转指 | 第18-22页 |
| ·“人称 + 范围" 转指 | 第22-24页 |
| ·多重转指 | 第24-26页 |
| ·人称代词转指的分类 | 第26页 |
| ·人称代词转指的认知模式 | 第26-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二章 单数人称代词的泛化现象 | 第33-47页 |
| ·人称代词泛化的范围认定 | 第33页 |
| ·单数人称代词的泛化类型 | 第33-38页 |
| ·人称代词泛化引起的构式化 | 第38-43页 |
| ·人称代词的习语化 | 第43-44页 |
| ·语境是人称代词泛化的诱因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三章 人称代词的标记化趋势 | 第47-61页 |
| ·人称代词的标记化途径 | 第47-48页 |
| ·人称代词类话语标记的特点 | 第48-50页 |
| ·人称代词类话语标记的语用价值 | 第50页 |
| ·三身代词的标记化进程 | 第50-51页 |
| ·“他”的标记化 | 第51-55页 |
| ·标记化的三个原则 | 第55-56页 |
| ·人称代词参与构成的标记 | 第56-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四章 人称代词非常规用法演化的动因 | 第61-70页 |
| ·人称代词的主观化和交互主观化 | 第61-63页 |
| ·说话人的视角 | 第63-64页 |
| ·说话人的移情效应 | 第64-65页 |
| ·交际中的具体语境 | 第65-66页 |
| ·人称代词的语用投射 | 第66-67页 |
| ·交际双方的距离效应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结语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 后记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