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铁通科技人才流失问题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引言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5页 |
·人力资本与人才 | 第13-14页 |
·科技人才 | 第14页 |
·人才流失 | 第14-15页 |
·科技人才流失 | 第15页 |
·研究范围界定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与设计 | 第16-18页 |
·资料收集方法与过程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实施进度 | 第17-1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8-26页 |
·人才流失相关模型及综述 | 第18-24页 |
·马奇和西蒙模型 | 第18-19页 |
·Price-Mueller(2000)模型 | 第19-23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3-24页 |
·劳动力流动的微观决策理论模型及综述 | 第24-26页 |
·生命周期理论 | 第24页 |
·经济收益最大化理论 | 第24-26页 |
3 上海铁通的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状况 | 第26-31页 |
·上海铁通的组织结构 | 第26-28页 |
·上海铁通人力资源现状 | 第28-31页 |
·上海铁通人员基本情况 | 第28页 |
·上海铁通人员年龄结构 | 第28-29页 |
·上海铁通科技人员年龄、学历、职称结构 | 第29-31页 |
4 上海铁通科技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 第31-46页 |
·上海铁通科技人才流失现状分析 | 第31-34页 |
·上海铁通科技人才流失去向分析 | 第31-32页 |
·上海铁通科技人才流失特征分析 | 第32-34页 |
·上海铁通科技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 第34-46页 |
·环境变量对上海铁通科技人才流失的影响 | 第34-35页 |
·个体变量对上海铁通科技人才流失的影响 | 第35-37页 |
·结构变量对上海铁通科技人才流失的影响 | 第37-43页 |
·控制变量对上海铁通科技人才流失的影响 | 第43-46页 |
5 控制上海铁通科技人才流失的对策 | 第46-56页 |
·控制人才流入环节 | 第46-48页 |
·做好人才招聘工作 | 第46-47页 |
·做好试用期的工作 | 第47页 |
·加大招聘投资力度 | 第47-48页 |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 第48-51页 |
·建立职业发展阶梯,实行双阶梯晋升渠道 | 第48-49页 |
·制订职业开发计划 | 第49页 |
·制定有效的人才培训政策 | 第49-50页 |
·设定职业奋斗目标 | 第50-51页 |
·制定激励性薪酬体系 | 第51-53页 |
·建立“减级增距”的工资体系 | 第51-52页 |
·实行特人特薪制度吸引、激励人才 | 第52页 |
·实行项目津贴 | 第52页 |
·建立“自助餐式”的福利制度 | 第52-53页 |
·加强员工离职管理,建立企业利益保护系统 | 第53-56页 |
·加强员工离职管理 | 第53-54页 |
·建立企业利益保护系统 | 第54-56页 |
6 结论和建议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建议 | 第57-58页 |
·本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 | 第57页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57页 |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 A | 第60-63页 |
作者简历 | 第63-6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