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7页 |
| ·引言 | 第14-15页 |
| ·导电聚合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 | 第15-22页 |
| ·导电聚合物简介 | 第15-17页 |
| ·典型的导电聚合物 | 第17-20页 |
| ·导电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 第20-22页 |
| ·基于导电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气体微传感器 | 第22-28页 |
| ·气体微传感器简介 | 第22-23页 |
| ·导电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在气体微传感器中的应用与发展 | 第23-27页 |
| ·NH_3气敏传感器的研究动态 | 第27-28页 |
| ·电子鼻研究 | 第28-34页 |
| ·电子鼻概述 | 第28-29页 |
| ·电子鼻工作原理 | 第29-30页 |
| ·电子鼻系统组成 | 第30-32页 |
| ·电子鼻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32-34页 |
| ·论文的选题及主要研究工作 | 第34-37页 |
| 第二章 基本原理与实验方法 | 第37-51页 |
| ·基于原位自组装技术的薄膜制备方法 | 第37-40页 |
| ·平面微电极式器件结构设计及制备工艺 | 第40-42页 |
| ·平面微电极式器件的工作原理 | 第40-41页 |
| ·器件结构设计与制备工艺 | 第41-42页 |
| ·气体微传感器的主要特性参数 | 第42-43页 |
| ·气体微传感器特性测试装置 | 第43-44页 |
| ·主要分析测试方法 | 第44-50页 |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 | 第44-46页 |
|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 | 第46页 |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46-47页 |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47-48页 |
| ·原子力显微镜(AFM) | 第48-49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49页 |
| ·透射电镜(TEM) | 第49-50页 |
| ·热重分析 | 第50页 |
| ·薄膜电阻率测试 | 第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三章 PPy/TiO_2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MH_3气敏研究 | 第51-71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PPy和PPy/TiO_2纳米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 第51-59页 |
|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51-52页 |
| ·基片预处理 | 第52-53页 |
| ·PPy和PPy/TiO_2纳米薄膜的制备 | 第53-54页 |
| ·原位自组装法制备PPy和PPy/TiO_2纳米薄膜的机理 | 第54-56页 |
| ·PPy和PPy/TiO_2纳米薄膜的表征与分析 | 第56-59页 |
| ·PPy和PPy/TiO_2纳米薄膜的NH_3敏特性研究 | 第59-67页 |
| ·TiO_2溶胶浓度对PPy/TiO_2复合薄膜NH_3敏特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 ·沉积时间对PPy/TiO_2复合薄膜NH_3敏特性的影响 | 第60-62页 |
| ·PPy和PPy/TiO_2纳米薄膜的NH_3敏特性比较 | 第62-65页 |
| ·PPy和PPy/TiO_2纳米薄膜的形貌分析 | 第65-67页 |
| ·PPy基气敏传感器的微观气敏响应模型分析 | 第67-70页 |
| ·气体分子在薄膜内的吸附和解吸附行为 | 第67-68页 |
| ·PPy气敏传感器气敏响应的稳定状态模型 | 第68-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四章 PANI/T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气敏性能研究 | 第71-100页 |
| ·引言 | 第71页 |
| ·PANI和PANI/TiO_2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 第71-79页 |
|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71-72页 |
| ·PANI和PANI/TiO_2气敏薄膜的制备 | 第72页 |
| ·PANI和PANI/TiO_2薄膜的生长机理 | 第72-75页 |
| ·PANI和PANI/TiO_2气敏薄膜的表征与分析 | 第75-79页 |
| ·PANI和PANI/TiO_2纳米薄膜的气敏性能研究 | 第79-95页 |
| ·PANI和PANI/TiO_2薄膜的NH_3气敏特性 | 第79-83页 |
| ·工艺条件对PANI/TiO_2复合薄膜NH_3气敏特性的影响 | 第83-95页 |
| ·PSS/PANI/TiO_2自组装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NH_3敏性能 | 第95-96页 |
| ·PANI和PANI/TiO_2纳米薄膜的NH_3气敏机理 | 第96-98页 |
|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 第五章 软模板法制备PANI纳米复合薄膜及其气敏特性研究 | 第100-128页 |
| ·引言 | 第100页 |
| ·PANI/In_2O_3复合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 第100-105页 |
|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100-101页 |
| ·PANI/In_2O_3复合薄膜的制备 | 第101-102页 |
| ·PANI/In_2O_3纳米复合薄膜的光谱分析 | 第102-104页 |
| ·PANI/In_2O_3纳米粉体的X射线衍射分析 | 第104-105页 |
| ·PANI/In_2O_3纳米复合薄膜的NH_3敏特性研究 | 第105-112页 |
| ·表面活性剂对PANI/In_2O_3纳米复合薄膜气敏性能的影响 | 第105-109页 |
| ·TTAB浓度对PANI/In_2O_3纳米复合薄膜气敏特性的影响 | 第109-112页 |
| ·PANI/SnO_2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敏感特性分析 | 第112-113页 |
| ·PANI/CNTs复合薄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 第113-119页 |
| ·CNTs概述 | 第113-114页 |
| ·CNTs与PANI/CNTs气敏膜的制备 | 第114-115页 |
| ·PANI/CNTs复合薄膜的形貌分析 | 第115-116页 |
| ·PANI/CNTs复合薄膜的NH_3气敏特性研究 | 第116-119页 |
| ·PANI及其复合纳米薄膜与NH_3的相互作用理论模型 | 第119-126页 |
| ·PANI及其复合纳米薄膜对NH_3气体响应的动力学过程 | 第119-125页 |
| ·PANI及其复合纳米气敏薄膜的吸附等温方程 | 第125-1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6-128页 |
| 第六章 气体传感器阵列的构建及混合气体的定性定量分析 | 第128-154页 |
| ·引言 | 第128页 |
|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阵列的构建及分析 | 第128-144页 |
|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阵列的构建 | 第128-129页 |
|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阵列信号的测试 | 第129-130页 |
| ·混合气体的定量分析 | 第130-139页 |
| ·单一气体的定性辨识 | 第139-144页 |
| ·PANI基复合薄膜气体微传感器阵列的构建及分析 | 第144-152页 |
| ·PANI基复合薄膜气体微传感器的制备及阵列构建 | 第144页 |
| ·实验过程 | 第144-145页 |
| ·传感器阵列的优化 | 第145-148页 |
| ·单一气体的定性分析 | 第148-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2-154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4-159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总结 | 第154-157页 |
| ·前景展望 | 第157-159页 |
| 致谢 | 第159-1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60-173页 |
|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73-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