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导论 | 第11-18页 |
|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6-17页 |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 2 民营企业及相关概念阐释 | 第18-25页 |
| ·关于民营企业 | 第18-21页 |
| ·民营企业与国营企业 | 第18-19页 |
| ·民营企业与非国有企业 | 第19-20页 |
| ·家族企业 | 第20-21页 |
| ·关于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 第21-23页 |
|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 第21页 |
|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异同 | 第21-23页 |
| ·关于晋商与晋商文化 | 第23-25页 |
| ·晋商 | 第23页 |
| ·晋商文化 | 第23-25页 |
| 3 现阶段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透视与剖析 | 第25-38页 |
| ·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现状 | 第25-27页 |
| ·现阶段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7-34页 |
|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地位较低且管理缺乏专业性 | 第27-29页 |
| ·人力资源缺乏战略规划且未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 第29-30页 |
| ·人力资源招聘缺乏科学性 | 第30-31页 |
| ·人力资源培训流于形式,缺乏目标 | 第31-34页 |
| ·现阶段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剖析 | 第34-38页 |
| ·家族化管理模式的缺陷 | 第34页 |
| ·民营企业家素质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工作分析不够科学规范 | 第35页 |
| ·追求短期利益的短视行为和诚信缺乏 | 第35-36页 |
| ·社会对中小型民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歧视 | 第36页 |
| ·绩效评估制度不完备 | 第36-38页 |
| 4 晋商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 第38-44页 |
| ·晋商人力资源管理方法透视 | 第38-41页 |
| ·经理负责制 | 第38-39页 |
| ·学徒制 | 第39页 |
| ·人身顶股制 | 第39-40页 |
| ·订立号规,建立严密的人事管理制度 | 第40页 |
| ·账簿制度和联号制 | 第40-41页 |
| ·晋商人力资源管理的SWOT 分析 | 第41-42页 |
| ·晋商给我们的启示 | 第42-44页 |
| 5 解决现阶段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对策 | 第44-55页 |
| ·“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的选择 | 第44-45页 |
| ·全面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素质 | 第45-46页 |
| ·完善企业内部的人才选用机制 | 第46-47页 |
| ·建立完善而有效的激励机制 | 第47-49页 |
| ·建立适应现代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考核制度 | 第49-51页 |
| ·人力资源考核的作用 | 第49页 |
| ·制定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标准 | 第49-50页 |
| ·严格执行绩效考核标准 | 第50-51页 |
|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机制 | 第51-52页 |
| ·政府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好的外部环境 | 第52-53页 |
|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第53-55页 |
| 6. 本文结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