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论文--文学评论、文学欣赏论文

文学与“文化革命”: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学批评研究

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15页
第一章 导论:“文化革命”与雷蒙德·威廉斯的写作主题第15-38页
 第一节 “边界”写作表象与“文化革命”写作主题第16-25页
  一、“边界”式写作表象第17-19页
  二、“文化革命”写作主题第19-25页
 第二节 雷蒙德·威廉斯研究的基本状况第25-30页
  一、国外研究状况第26-28页
  二、国内研究状况第28-30页
 第三节 雷蒙德·威廉斯文学批评研究的基本问题第30-38页
  一、文学批评与威廉斯的思想构成第31-32页
  二、威廉斯文学批评所涉及的主要文学形式第32-34页
  三、威廉斯文学批评所体现的空间观念第34-35页
  四、威廉斯文学批评所体现的文学观念第35-38页
第二章 文化革命与共同文化第38-92页
 第一节 “文化与社会”传统第39-61页
  一、“文化与社会”传统的全面形成第40-47页
  二、“文化与社会”传统的过渡与回响第47-54页
  三、威廉斯与利维斯主义第54-61页
 第二节 文化观念与共同文化第61-80页
  一、“大众”和“创造性”辨析第62-69页
  二、“文化是日常的”第69-74页
  三、共同文化第74-80页
 第三节 文化革命与文化扩张第80-92页
  一、革命与文化革命第80-85页
  二、文化扩张第85-92页
第三章 文化革命与文学形式第92-164页
 第一节 作为文化革命形式的戏剧第92-122页
  一、作为文化形式研究的戏剧批评第93-95页
  二、现代戏剧形式与“复杂的看”第95-107页
  三、现代戏剧形式与情感结构第107-113页
  四、“戏剧化社会中的戏剧”:戏剧实现文化扩张的新趋势第113-122页
 第二节 作为文化革命形式的悲剧第122-141页
  一、悲剧传统的反思与重构第123-129页
  二、现代悲剧与革命第129-136页
  三、现代悲剧文学与情感结构第136-141页
 第三节 作为文化革命形式的小说第141-164页
  一、作为文化形式研究的小说批评第142-145页
  二、英国小说传统与“可认知共同体”第145-153页
  三、现实主义与20世纪小说第153-164页
第四章 文化革命的文学空间第164-210页
 第一节 雷蒙德·威廉斯与空间批评第164-172页
  一、西方传统中的空间观念第165-167页
  二、西方空间观念的当代演变第167-170页
  三、威廉斯文学批评的空间视野第170-172页
 第二节 乡村:异质文化力量较量的文学空间第172-186页
  一、早期“乡村别墅诗”:诗意“乡村”中的文化抵制第174-177页
  二、“乡村别墅诗”的流变:现实“乡村”中的文化冲突第177-179页
  三、“幸存的乡下人”:“乡村”空间的多维文学呈现第179-186页
 第三节 城市:“文化革命”的文学新空间第186-200页
  一、“庞然大物”:“乡村”视野下的城市空间第186-188页
  二、“黑暗”与“光明”:城市空间的现实呈现第188-192页
  三、“聚集”:作为革命新场所的城市空间第192-200页
 第四节 “边界”:城乡交错空间的文学呈现第200-210页
第五章 文化革命与文化唯物主义第210-272页
 第一节 雷蒙德·威廉斯与马克思主义传统第210-234页
  一、威廉斯与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基本关系第211-218页
  二、威廉斯对“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反思第218-227页
  三、威廉斯对“意识形态”的反思第227-234页
 第二节 历史符号论:对反映论和审美论的批判第234-253页
  一、从“文化是日常的”到“艺术是日常的”第235-240页
  二、从“反映论”到“中介论”第240-244页
  三、从“审美功能论”到“审美情境论”第244-247页
  四、语言:从“中介”到“社会实践”第247-253页
 第三节 情感结构:真正的历史分析第253-272页
  一、总体性观念与文化领导权第253-258页
  二、文化的三元动态结构第258-262页
  三、情感结构第262-272页
第六章 结论:作为一种文化社会学的文学批评第272-278页
参考文献第278-288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288-290页
后记第290-291页

论文共2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氧化钒薄膜材料及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微结构设计的研究
下一篇:美国华人商文学:跨文明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