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绪论 | 第11-24页 |
一 | 第11-13页 |
二 | 第13-14页 |
三 | 第14-17页 |
四 | 第17-24页 |
第一章 美国华人文学与研究概述 | 第24-43页 |
·美国华人文学的发展轨迹 | 第24-30页 |
·美国华人文学研究概况 | 第30-36页 |
·美国华人商文学概况 | 第36-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二章 美国华人商文学与传统文化 | 第43-84页 |
·“文以载道”的美学观 | 第43-48页 |
·美国华人商文学对传统价值的演绎 | 第48-62页 |
·圣人之道:中国文化的理念价值 | 第62-68页 |
·圣人之道与华商命运 | 第68-81页 |
·小结 | 第81-84页 |
第三章 美国华人商文学与美国商精神 | 第84-112页 |
·美国商业文化与超人之道 | 第84-95页 |
·自由资本主义商人精神的诗性弘扬 | 第95-110页 |
·小结 | 第110-112页 |
第四章 华商形象的身份认同与华人的现代性历程 | 第112-136页 |
·身份认同理论 | 第112-114页 |
·坚守传统,自我强化 | 第114-119页 |
·颠覆传统,倾心他者 | 第119-123页 |
·东西徨顾,价值解构 | 第123-130页 |
·跨越族裔,价值重构 | 第130-134页 |
·小结 | 第134-136页 |
第五章 文明冲突还是文化融合? | 第136-169页 |
·自我、他者的越界与流变的族裔文化属性 | 第137-147页 |
·跨文化的情缘:文化间的零距离接触 | 第147-150页 |
·文化融合的误区:阴魂不散的东方主义 | 第150-159页 |
·中美文化融合的理想模式:亦圣亦超人 | 第159-166页 |
·小结 | 第166-169页 |
第六章 商文学与现代性困境:物质繁华背后的精神迷思 | 第169-193页 |
·“先富后教” | 第170-174页 |
·商人的精神迷思与弥漫不散的悲剧感 | 第174-182页 |
·“教”之路 | 第182-192页 |
·小结 | 第192-193页 |
结语 | 第193-198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198-209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209-211页 |
后记 | 第211-2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