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5-27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5-18页 |
| ·模糊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发展 | 第18-23页 |
| ·传统模糊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18-20页 |
| ·T-S模糊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20-22页 |
| ·模糊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发展 | 第22-23页 |
| ·船舶运动控制的发展概况 | 第23-24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7页 |
| 第2章 基础准备 | 第27-50页 |
| ·船舶运动及干扰的数学模型 | 第27-39页 |
| ·船舶运动数学模型 | 第27-34页 |
| ·干扰的数学模型 | 第34-38页 |
| ·不确定Norrbin船舶运动数学模型 | 第38-39页 |
| ·模糊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39-46页 |
| ·模糊系统的分类 | 第39-41页 |
| ·模糊系统组成 | 第41-45页 |
| ·带有中心平均解模糊器的模糊系统 | 第45页 |
| ·模糊系统作为万能逼近器 | 第45-46页 |
| ·Lyapunov稳定性理论 | 第46-48页 |
| ·基本概念 | 第46-48页 |
| ·Lyapunov稳定性定理 | 第48页 |
| ·双交叠模糊分划的定义及其模糊系统的性质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3章 连续T-S模糊系统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器设计 | 第50-76页 |
| ·概述 | 第50-51页 |
| ·连续T-S模糊模型 | 第51-52页 |
| ·开环连续T-S模糊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第52-65页 |
| ·基本的稳定性判定方法 | 第52-53页 |
| ·主要结果 | 第53-55页 |
| ·仿真分析 | 第55-65页 |
| ·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65-75页 |
| ·并行分布补偿原理 | 第65-66页 |
| ·闭环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第66-67页 |
| ·船舶运动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67-75页 |
| ·小结 | 第75-76页 |
| 第4章 离散T-S模糊系统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器设计 | 第76-101页 |
| ·概述 | 第76页 |
| ·离散T-S模糊模型 | 第76-77页 |
| ·基本的稳定性判定方法 | 第77-79页 |
| ·分段Lyapunov函数方法 | 第79-84页 |
| ·开环T-S模糊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第79-81页 |
|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81-82页 |
| ·仿真示例 | 第82-84页 |
| ·分段模糊Lyapunov函数方法 | 第84-96页 |
| ·开环T-S模糊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第85-91页 |
| ·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91-96页 |
| ·线性Nomoto船舶运动控制器设计 | 第96-100页 |
| ·小结 | 第100-101页 |
| 第5章 基于反馈线性化方法的模糊自适应船舶航向控制 | 第101-114页 |
| ·概述 | 第101-102页 |
| ·基础知识 | 第102-103页 |
| ·参考模型 | 第102页 |
| ·FNN模型 | 第102-103页 |
| ·自适应FNN船舶航向控制 | 第103-108页 |
| ·FNN逼近器 | 第103-106页 |
| ·船舶航向自适应FNN控制器设计 | 第106-108页 |
| ·仿真示例 | 第108-113页 |
| ·小结 | 第113-114页 |
| 结论 | 第114-11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6-12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125-127页 |
| 致谢 | 第127-128页 |
| 研究生履历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