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方言论文--客家语论文

华阳凉水井客家话音系调查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第10页
   ·华阳凉水井客家话研究现状概述第10-11页
   ·本文材料的调查和研究方法第11-12页
   ·发音人介绍第12页
   ·本文所用符号的说明第12页
   ·华阳凉水井地理、人文和历史沿革第12-15页
第二章 华阳凉水井客家话的语音系统第15-37页
   ·华阳凉水井客家话的声母(一共21个,包括零声母在内)第15页
   ·韵母(一共54个,包括自成音节的鼻音。)第15-16页
   ·声调(共六个,轻声除外)第16页
   ·声韵配合关系表第16-21页
   ·华阳凉水井客家话同音字汇第21-37页
第三章 和诸音系的历时比较第37-57页
   ·与《广韵》的比较第37-52页
     ·声母的比较第37-41页
     ·韵母的比较第41-50页
     ·声调的比较第50-52页
   ·与《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中的音系比较第52-57页
     ·《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中的客家话音系比较第52-54页
     ·声母的比较第54-55页
     ·韵母的比较第55-56页
     ·声调的比较第56-57页
第四章 和其他音系的横向比较第57-72页
   ·声母的横向比较研究第57-65页
     ·关于全浊声母的分化问题第57-59页
     ·非组声母第59-60页
     ·古精组与知荘章声母第60-61页
     ·精、见组第61-62页
     ·泥、来母第62页
     ·古晓、匣两母第62-63页
     ·影组第63-64页
     ·日母第64-65页
   ·韵母的横向比较第65-70页
     ·撮口呼第65-66页
     ·辅音韵尾第66页
     ·果摄第66-67页
     ·蟹摄第67-68页
     ·流、臻、曾摄开口一等,梗二等增生“i”介音的问题第68-69页
     ·臻摄合口一等魂韵、合口三等谆韵第69-70页
   ·声调的横向比较第70-72页
     ·上声的分化第70-71页
     ·凉水井客家话与梅县、龙潭寺客家话、成都话声调的比较第71-72页
第五章 华阳凉水井客家话变化原因分析第72-79页
   ·语言使用情况第73-75页
     ·调查和抽样的基本情况第73页
     ·家庭内部语言使用情况第73-74页
     ·一般社交场合语言使用情况第74页
     ·正式社交场合语言使用情况第74-75页
   ·语言态度第75-76页
     ·、情感认同第75-76页
     ·、价值判断第76页
     ·行为倾向第76页
   ·结论第76-79页
     ·凉水井客家话的发展趋势第76-77页
     ·本文的成果第77-78页
     ·本文的不足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致谢第82-8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学文体学视角下《阿Q正传》三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的语篇结构及隐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