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疏议》词汇研究
绪论 | 第1-8页 |
1 《唐律疏议》语言特点及与中古汉语的关系 | 第8-19页 |
1.1 法律的继承性和《唐律疏议》的语言特点 | 第8-10页 |
1.1.1 “唐律”的渊源及语言使用 | 第8-9页 |
1.1.2 《唐律疏议》的语言特点 | 第9-10页 |
1.2 从《唐律疏议》看中古汉语的特点 | 第10-13页 |
1.2.1 关于复音节词的增加 | 第10-11页 |
1.2.2 关于口语的反映 | 第11-13页 |
1.3 《唐律疏议》对同时代词语的反映 | 第13-19页 |
1.3.1 名词 | 第13-15页 |
1.3.2 动词 | 第15-16页 |
1.3.3 其他词类 | 第16-17页 |
1.3.4 关于“色” | 第17-19页 |
2 《唐律疏议》中的专有词语 | 第19-34页 |
2.1 关于法律的专有词语 | 第19-24页 |
2.2 关于政事的专有词语 | 第24-27页 |
2.3 关于职官的专有词语 | 第27-29页 |
2.4 关于制度的专有词语 | 第29-31页 |
2.5 其他专有词语 | 第31-34页 |
3 《唐律疏议》词汇的特殊性 | 第34-42页 |
3.1 《唐律疏议》专有词语的特殊性 | 第34-38页 |
3.1.1 词汇意义有联系者 | 第34-36页 |
3.1.2 词汇意义无联系者 | 第36-38页 |
3.2 一般词语的特殊性 | 第38-42页 |
3.2.1 见于一般文献但意义不同 | 第38-42页 |
3.2.2 一般文献不太常见 | 第42页 |
4 《唐律疏议》中的语词释义 | 第42-50页 |
4.1 《唐律疏议》中语词释义的类型 | 第42-48页 |
4.1.1 直接进行语词释义 | 第43-44页 |
4.1.2 举事例以明词义 | 第44-45页 |
4.1.3 对比释义 | 第45-46页 |
4.1.4 指出语词所含内容、范围等 | 第46-47页 |
4.1.5 说明词语在使用中的特殊意义 | 第47-48页 |
4.1.6 进一步申说(限定、说明、补充等) | 第48页 |
4.2 《唐律疏议》语词释义的价值 | 第48-50页 |
5 《唐律疏议》构词浅探 | 第50-71页 |
5.1 《唐律疏议》词汇中的同素异序现象 | 第50-57页 |
5.1.1 AB、BA式共存 | 第51-54页 |
5.1.2 只有BA式者 | 第54-57页 |
5.2 《唐律疏议》中一些活跃的构词语素 | 第57-71页 |
5.2.1 《唐律疏议》常见语素举隅 | 第57-63页 |
5.2.2 了解语素对于分析词义的意义 | 第63-71页 |
后记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