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指纹特征的用户身份认证技术研究与开发

第一章 绪论第1-13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方向和现状第10-11页
 §1.3 作者的主要工作第11页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第11-13页
第二章 用户身份认证技术概述第13-37页
 §2.1 身份认证的概念第13页
 §2.2 用户身份认证技术的发展第13-14页
 §2.3 用户身份认证技术的分类第14-15页
 §2.4 基于秘密信息的用户身份认证技术第15-29页
  §2.4.1 基于帐号和口令的用户身份认证第15-20页
  §2.4.2 基于对称密钥的用户身份认证第20-21页
  §2.4.3 基于KDC的身份认证第21-26页
  §2.4.4 基于公开密钥的身份认证第26-28页
  §2.4.5 基于数字证书的身份认证第28-29页
 §2.5 基于信物的用户身份认证技术第29-34页
  §2.5.1 智能卡身份认证系统第29-31页
  §2.5.2 令牌口令身份认证系统第31-34页
 §2.6 基于生物特征的用户身份认证技术第34-36页
  §2.6.1 生物识别技术的特点第34-35页
  §2.6.2 各种生物识别技术的比较第35-36页
 §2.7 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指纹识别技术第37-47页
 §3.1 指纹识别技术概述第37-38页
 §3.2 指纹识别的基本原理第38-39页
  §3.2.1 基本概念第38页
  §3.2.2 基本原理第38-39页
 §3.3 指纹识别的方法第39-44页
  §3.3.1 指纹图象获取第39-40页
  §3.3.2 指纹图象预处理第40-43页
  §3.3.3 指纹特征提取第43页
  §3.3.4 指纹特征匹配第43-44页
 §3.4 指纹识别技术的应用第44-46页
  §3.4.1 指纹辩识系统第44-45页
  §3.4.2 指纹认证系统第45-46页
 §3.5 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基于指纹特征的用户身份认证系统设计第47-84页
 §4.1 需求定义第47-49页
  §4.1.1 功能需求第47-48页
  §4.1.2 接口需求第48页
  §4.1.3 安全性需求第48-49页
 §4.2 系统结构第49-57页
  §4.2.1 注册子系统第50-53页
  §4.2.2 认证子系统第53-55页
  §4.2.3 销户子系统第55-57页
 §4.3 功能设计第57-80页
  §4.3.1 用户活体指纹特征信息获取模块设计第57-67页
  §4.3.2 用户认证信息加密模块设计第67页
  §4.3.3 用户认证信息网络传输模块设计第67-73页
  §4.3.4 用户认证信息解密模块设计第73-74页
  §4.3.5 用户认证信息建档模块设计第74-75页
  §4.3.6 用户认证信息提档模块设计第75-77页
  §4.3.7 用户认证信息销档模块设计第77-78页
  §4.3.8 用户活体指纹特征信息匹配模块设计第78-80页
 §4.4 接口设计第80-83页
  §4.4.1 用户操作界面设计第80-81页
  §4.4.2 应用接口设计第81-83页
 §4.5 小结第83-84页
第五章 基于指纹特征的用户身份认证系统的主要认证协议分析第84-94页
 §5.1 引言第84-85页
 §5.2 协议要求第85-86页
  §5.2.1 安全性要求第85页
  §5.2.2 技术要求第85-86页
 §5.3 注册子系统的认证协议第86-91页
  §5.3.1 协议描述第86-88页
  §5.3.2 协议分析第88-91页
 §5.4 认证子系统的认证协议第91-93页
  §5.4.1 协议描述第91-92页
  §5.4.2 协议分析第92-93页
 §5.5 小结第93-94页
第六章 基于指纹特征的用户身份认证系统的实现第94-112页
 §6.1 软硬件平台第94页
 §6.2 系统设计实施第94-107页
  §6.2.1 用户活体指纹特征信息获取模块实现第94-98页
  §6.2.2 用户认证信息加密模块实现第98-99页
  §6.2.3 用户认证信息网络传输模块实现第99-102页
  §6.2.4 用户认证信息解密模块实现第102页
  §6.2.5 用户认证信息建档模块实现第102-104页
  §6.2.6 用户认证信息提档模块实现第104-105页
  §6.2.7 用户认证信息销档模块实现第105-106页
  §6.2.8 用户活体指纹特征信息匹配模块实现第106-107页
 §6.3 系统界面第107-109页
  §6.3.1 用户操作界面第107-108页
  §6.3.2 应用接口第108-109页
 §6.4 测试第109-111页
 §6.5 小结第111-112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进一步的工作第112-114页
 §7.1 全文总结第112页
 §7.2 系统的进一步修改建议第112-114页
  §7.2.1 指纹识别算法的改进第112页
  §7.2.2 认证服务器增设缓冲机制的改进第112-113页
  §7.2.3 终端用户操作界面的改进第113页
  §7.2.4 系统今后的进一步扩展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16页
致谢第116-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律疏议》词汇研究
下一篇:从东周会盟争霸论共主政治的发展与演变--On the Basis of Meeting to form Alliances and Striving for Hegem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