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理论论文--轮轨关系论文

轮轨磨耗问题及减缓措施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轮轨关系研究概述第7-18页
   ·世界铁路发展历史和未来第7-9页
   ·轮轨磨耗问题的研究进展第9-18页
     ·磨耗形踏面的研究概况第11-13页
     ·轮轨润滑的研究概况第13-14页
     ·耐磨梯度材料的发展和应用第14-18页
第二章 计算理论与算法第18-31页
   ·轮轨接触理论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参变量变分原理第19-20页
   ·空间弹塑性接触问题参数二次规划法第20-26页
     ·弹塑性接触问题本构模型第20-22页
     ·弹塑性接触问题接触系统状态方程第22-23页
     ·塑性力学增量理论(本构方程)第23-24页
     ·弹塑性接触问题参变量最小势能原理第24-26页
     ·弹塑性接触问题参数二次规划解第26页
   ·多重子结构分析技术第26-29页
     ·弹性问题多重子结构分析方法第26-28页
     ·非线性分析多重子结构法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 轮轨接触的有限元分析第31-53页
   ·轮轨单点接触的计算模型第31-36页
     ·计算模型的确定第31-33页
     ·计算模型的离散化第33-35页
     ·计算模型的载荷及边界条件第35-36页
   ·轮轨单点接触的计算分析第36-42页
     ·接触斑法向力的分布第36-38页
     ·牵引力矩对轮轨接触的影响第38-39页
     ·弹塑性模型计算结果分析第39-40页
     ·摩擦系数对轮轨接触的影响第40-41页
     ·轴重对轮轨接触的影响第41-42页
   ·Kalker 三维弹性体非 Hertz 滚动接触理论的计算结果第42-44页
   ·轮轨两点接触的计算分析第44-51页
     ·钢轨侧磨与车轮轮缘磨耗第44-45页
     ·两点接触计算模型的建立第45-46页
     ·牵引力矩对轮轨两点接触的影响第46-47页
     ·横向力对轮轨两点接触的影响第47-49页
     ·横向力和牵引力矩共同作用对轮轨两点接触的影响第49-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四章 磨耗形踏面的应用及有限元分析第53-61页
   ·磨耗形踏面轮轨系统的计算模型第53-55页
   ·不同踏面轮轨接触状态的比较第55-56页
   ·不同踏面轮轨接触力的比较第56-57页
   ·轴重对磨耗形踏面轮轨接触的影响第57-59页
   ·摩擦系数对磨耗形踏面轮轨接触的影响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轮缘润滑的应用及有限元分析第61-66页
   ·轮轨润滑技术的发展和现状第61-63页
   ·减小轮缘接触斑摩擦系数对轮轨接触的影响第63-64页
   ·不同摩擦系数对轮轨接触的影响第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六章 耐磨梯度材料的应用及有限元分析第66-74页
   ·功能梯度材料的研究概况第66-67页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67-68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68-73页
     ·轴重作用下两种材料的比较第68-70页
     ·轴重与牵引力共同作用下两种材料的比较第70-72页
     ·四种模型的应力比较第72-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结论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大特货车的动态稳定性与动载荷分析
下一篇:转K6型转向架延长检修周期和使用寿命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