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专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汉语大词典》专题研究 | 第6-7页 |
上编 | 第7-42页 |
第一章 《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势在必行 | 第7-20页 |
第一节 《汉语大词典》的历史贡献 | 第7-13页 |
第二节 《汉语大词典》的时代局限 | 第13-18页 |
第三节 《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势在必行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关于《大词典》的立目 | 第20-25页 |
第一节 误目应当删除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假目应当删除 | 第21-22页 |
第三节 疑目应当删除 | 第22-23页 |
第四节 新目必须增加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汉语大词典》的书证 | 第25-37页 |
第一节 误证应当删除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假证必须删除 | 第27-28页 |
第三节 要注意文献的时代 | 第28-30页 |
第四节 要注意句读问题 | 第30-32页 |
第五节 要注意异书同文现象 | 第32-34页 |
第六节 要特别注意首证 | 第34-35页 |
第七节 要注意书证文字校勘 | 第35-36页 |
第八节 要注意引用书证的体例问题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关于《大词典》的释义 | 第37-42页 |
第一节 不要误解故训 | 第37-38页 |
第二节 要注意近人研究成果 | 第38-39页 |
第三节 要注意古音通假 | 第39页 |
第四节 要注意古代俗语 | 第39-41页 |
第五节 要区别古义与今义 | 第41页 |
第六节 要注意本义与引申义 | 第41-42页 |
下编 | 第42-104页 |
绪论 | 第42-44页 |
第一章 源于《论语》短语的构词 | 第44-70页 |
第一节 构词方式 | 第44-48页 |
第二节 《汉语大词典》补正 | 第48-70页 |
第二章 源于《论语》句子的构词 | 第70-91页 |
第一节 构词方式 | 第70-73页 |
第二节 《汉语大词典》补正 | 第73-91页 |
第三章 《论语》固有词汇再调查 | 第91-104页 |
第一节 《汉语大词典》补正 | 第91-100页 |
第二节 《论语》固有词汇的影响 | 第100-104页 |
余论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5页 |
后记 | 第115-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