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6页 |
Abstract | 第16-19页 |
1 绪论 | 第19-37页 |
·、腐败问题的发现 | 第19-22页 |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22-24页 |
·、一些基本概念及假定 | 第24-28页 |
·、主要理论基础 | 第28-29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9-32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路线图 | 第29-30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30-32页 |
·、创新和不足 | 第32-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2 国际商务视角下的腐败问题研究述评 | 第37-53页 |
·、导言 | 第37-38页 |
·、腐败的成因 | 第38-41页 |
·、政治稳定性与腐败 | 第39页 |
·、经济发展状况 | 第39页 |
·、文化 | 第39-40页 |
·、FDI | 第40-41页 |
·、腐败对经济成长和FDI的影响 | 第41-44页 |
·、腐败对经济成长的影响 | 第41-42页 |
·、腐败对FDI的影响 | 第42-44页 |
·、腐败对跨国公司战略的影响 | 第44-47页 |
·、腐败对跨国公司的影响 | 第44-45页 |
·、腐败对跨国公司进入战略的影响 | 第45-46页 |
·、腐败对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经营战略的影响 | 第46-47页 |
·、简要述评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上篇 国际商务视角下的腐败问题及其对跨国公司的影响机制 | 第53-109页 |
3 腐败交易过程 | 第55-71页 |
·、寻找合作者 | 第56-58页 |
·、需求方 | 第56-58页 |
·、供给方 | 第58页 |
·、试探性礼物 | 第58-59页 |
·、订立腐败合同 | 第59-60页 |
·、确定贿赂数量 | 第59-60页 |
·、确定行贿方式 | 第60页 |
·、明确腐败合约条件 | 第60页 |
·、合约执行 | 第60-66页 |
·、法律 | 第61页 |
·、质押 | 第61-62页 |
·、名声 | 第62-63页 |
·、重复 | 第63-64页 |
·、共同所有权 | 第64-65页 |
·、社会关系 | 第65-66页 |
·、执行后的不良后果 | 第66-68页 |
·、告发与敲诈 | 第66-67页 |
·、防范措施 | 第67-68页 |
·、本章结论 | 第68-71页 |
4 政府产品市场腐败的形成机制研究 | 第71-83页 |
·、基本假设 | 第71-72页 |
·、垄断市场 | 第72-74页 |
·、寡头市场 | 第74-77页 |
·、第一种情况:同质产品 | 第74-75页 |
·、第二种情况:互补产品 | 第75-76页 |
·、寡头市场形成的条件 | 第76-77页 |
·、垄断竞争市场 | 第77-79页 |
·、完全竞争市场 | 第79-80页 |
·、本章结论 | 第80-83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政策建议 | 第81-83页 |
5 国际商务视角下国家腐败程度变迁的内外影响因素 | 第83-97页 |
·、引言 | 第83-84页 |
·、理论构建 | 第84-88页 |
·、腐败程度变迁 | 第84-85页 |
·、腐败程度变迁的外部影响因素:FDI流入 | 第85-87页 |
·、腐败程度变迁的内部影响因素 | 第87-88页 |
·、模型、变量与数据 | 第88-90页 |
·、模型 | 第88-89页 |
·、变量及其测度 | 第89-90页 |
·、样本选取 | 第90页 |
·、计量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90-94页 |
·、计量方法 | 第90-91页 |
·、计量检验结果 | 第91-92页 |
·、结果分析 | 第92-94页 |
·、本章结论与政策启示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7页 |
6 跨国公司与东道国腐败程度相互影响机制研究 | 第97-109页 |
·、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制度环境的关系 | 第97-98页 |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制度环境中的双重角色 | 第98-99页 |
·、作为先进制度的代表 | 第98页 |
·、东道国经济体中的一员 | 第98-99页 |
·、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影响机制 | 第99-100页 |
·、标准效应 | 第99页 |
·、管制效应 | 第99-100页 |
·、路演效应 | 第100页 |
·、职业发展效应 | 第100页 |
·、东道国腐败对跨国公司的影响 | 第100-103页 |
·、直接成本 | 第101页 |
·、间接成本 | 第101-102页 |
·、东道国腐败对跨国公司不同时点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腐败对不同原因导致的国际生产的影响 | 第103-107页 |
·、对于扩展使用垄断力的跨国公司 | 第104-105页 |
·、对于利用资源优势的跨国公司 | 第105-106页 |
·、获取东道国资源的跨国公司 | 第106-107页 |
·、本章结论 | 第107-109页 |
下篇 腐败与跨国公司战略 | 第109-277页 |
7 东道国腐败对FDI及其来源的影响 | 第111-127页 |
·、理论假设提出 | 第111-113页 |
·、腐败程度与外商直接投资流入 | 第111-112页 |
·、FDI母国法律 | 第112页 |
·、FDI母国腐败程度 | 第112-113页 |
·、研究设计与数据 | 第113-120页 |
·、分析模型 | 第113页 |
·、变量与测量 | 第113-116页 |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116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116-120页 |
·、实证分析结果 | 第120-124页 |
·、实证分析 | 第120-122页 |
·、实证检验结果讨论 | 第122-124页 |
·、本章结论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27页 |
8 东道国腐败对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的影响研究 | 第127-155页 |
·、引言 | 第127-128页 |
·、文献回顾 | 第128-132页 |
·、腐败的定义 | 第128-129页 |
·、腐败研究理论分支 | 第129-130页 |
·、跨国公司进入模式与腐败因素 | 第130-132页 |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 第132-136页 |
·、理论框架 | 第132-133页 |
·、腐败因素 | 第133-134页 |
·、战略动机 | 第134-136页 |
·、实证检验 | 第136-149页 |
·、样本选取 | 第136-137页 |
·、变量测度 | 第137-141页 |
·、实证检验 | 第141-149页 |
·、本章结论 | 第149-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55页 |
9 跨国公司战略层面对东道国腐败的认知 | 第155-179页 |
·、腐败因素 | 第158-163页 |
·、任务环境 | 第159-160页 |
·、制度环境 | 第160-161页 |
·、企业内部因素 | 第161-163页 |
·、腐败对跨国公司战略的影响 | 第163-172页 |
·、战略层次 | 第163-164页 |
·、腐败是一种不确定性 | 第164-165页 |
·、腐败对跨国公司第一层战略的影响 | 第165-166页 |
·、腐败对跨国公司第二层战略的影响 | 第166-170页 |
·、腐败对跨国公司战略影响小结 | 第170-172页 |
·、腐败的组织结果 | 第172-174页 |
·、降低长期收益 | 第172-173页 |
·、战略障碍 | 第173页 |
·、竞争劣势 | 第173-174页 |
·、组织无效率 | 第174页 |
·、反腐败 | 第174-177页 |
·、企业文化 | 第175-176页 |
·、组织架构保证 | 第176页 |
·、执行系统 | 第176-177页 |
·、本章总结 | 第177-178页 |
参考文献 | 第178-179页 |
10 诱使跨国公司在东道国从事腐败行为的因素分析 | 第179-197页 |
·、引言 | 第179-180页 |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180-186页 |
·、子公司组织制度结构与组织层面腐败 | 第182-183页 |
·、子公司市场导向与组织层面腐败 | 第183-185页 |
·、子公司能力与组织层面腐败 | 第185页 |
·、组织层面腐败与组织绩效 | 第185-186页 |
·、研究方法 | 第186-190页 |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 第186-187页 |
·、变量测量 | 第187-190页 |
·、实证检验 | 第190-192页 |
·、本章结论与建议 | 第192-194页 |
参考文献 | 第194-197页 |
11 东道国腐败对跨国公司政治战略的影响研究 | 第197-223页 |
·、引言 | 第197-198页 |
·、政治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 文献回顾 | 第198-201页 |
·、跨国公司政治战略 | 第198-200页 |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 | 第200-201页 |
·、理论与假设 | 第201-207页 |
·、腐败对关系型政治战略的影响 | 第204-206页 |
·、腐败对交易型政治战略的影响 | 第206-207页 |
·、实证检验 | 第207-216页 |
·、样本选取 | 第207-208页 |
·、变量测度 | 第208-210页 |
·、腐败对跨国公司子公司政治战略的影响 | 第210-214页 |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调节作用 | 第214-216页 |
·、讨论与本章结论 | 第216-219页 |
·、本章总结 | 第216-217页 |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第217-219页 |
参考文献 | 第219-223页 |
12 东道国腐败对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影响研究 | 第223-243页 |
·、引言 | 第223-224页 |
·、理论基础 | 第224-226页 |
·、研究假设 | 第226-231页 |
·、腐败对子公司经营战略的影响 | 第227-229页 |
·、跨国公司子公司社会责任行为的调节作用 | 第229-231页 |
·、实证检验 | 第231-238页 |
·、样本来源 | 第231-232页 |
·、变量测度 | 第232-235页 |
·、东道国腐败对跨国公司子公司经营战略的影响 | 第235-236页 |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调节作用 | 第236-238页 |
·、讨论与本章结论 | 第238-240页 |
·、本章总结 | 第238页 |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第238-240页 |
参考文献 | 第240-243页 |
13 东道国腐败对跨国公司子公司外部控制的影响研究 | 第243-255页 |
·、引言 | 第243-244页 |
·、子公司外部环境中的腐败因素 | 第244-246页 |
·、资源基础论视角下的子公司 | 第244-245页 |
·、子公司外部环境中的腐败 | 第245-246页 |
·、子公司对外部环境中腐败因素的认知 | 第246-250页 |
·、子公司对腐败的认知 | 第247-248页 |
·、腐败对子公司决策的影响 | 第248-250页 |
·、子公司对外部腐败不确定性影响的控制 | 第250-253页 |
·、顺从 | 第250-251页 |
·、避免 | 第251-252页 |
·、改造 | 第252-253页 |
·、本章结论 | 第253-255页 |
14 反腐败 | 第255-267页 |
·、跨国公司从事腐败行为的动因 | 第256-257页 |
·、腐败的成本 | 第257-259页 |
·、腐败与跨国公司责任 | 第259-264页 |
·、跨国公司作为道德个体 | 第259-262页 |
·、跨国公司的角色与责任 | 第262-264页 |
·、国际商务范围内反腐败 | 第264-267页 |
·、国际经济组织 | 第264-266页 |
·、国际金融组织 | 第266页 |
·、私人非营利国际组织 | 第266-267页 |
15、结论 | 第267-277页 |
·、全文小结 | 第267-271页 |
·、腐败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 第267-268页 |
·、东道国腐败对跨国公司的影响机制 | 第268页 |
·、东道国腐败对FDI及其来源的影响 | 第268-269页 |
·、东道国腐败对跨国公司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 | 第269页 |
·、跨国公司战略层面对东道国腐败的感知 | 第269-271页 |
·、政策建议 | 第271-274页 |
·、后续研究展望 | 第274-277页 |
附录1:以往腐败问题研究一览表 | 第277-291页 |
附录2:各国(地区)历年清廉指数(CPI,Corruption Perceived Index) | 第291-295页 |
附录3:世界银行Kaufmann腐败治理指数1996-2005 | 第295-301页 |
致谢 | 第301-3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