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导论 | 第13-19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7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7-19页 |
2. 经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理论分析 | 第19-27页 |
·经理股票期权的内涵及特征 | 第19-21页 |
·经理股票期权的内涵 | 第19-20页 |
·经理股票期权的作用机制 | 第20页 |
·经理股票期权的特征 | 第20-21页 |
·经理股票期权激励功效分析 | 第21-23页 |
·经理股票期权有利于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 第21-22页 |
·股票期权的潜在效益矫正了经理人的短视心理 | 第22页 |
·可以不断吸引和稳定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 | 第22-23页 |
·经理股票期权的局限性分析 | 第23-27页 |
·公司股价不一定能够完全反映经理人的经营业绩 | 第23-24页 |
·股票期权的利益驱动使管理层更多倾向于投资高风险项目 | 第24-25页 |
·股票期权的利益驱动使公司造假现象比较严重 | 第25-27页 |
3. 经理股票期权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 第27-34页 |
·经理股票期权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 第27-29页 |
·我国实行经理股票期权的具体模式 | 第29-32页 |
·期股激励模式 | 第29-30页 |
·期股托管模式 | 第30页 |
·股权激励模式 | 第30-32页 |
·我国现行经理股票期权的特点 | 第32-34页 |
·与国外经理股票期权模式的比较 | 第32页 |
·我国经理股票期权制度的特点 | 第32-34页 |
4. 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经理股票期权效果的实证分析 | 第34-44页 |
·实证分析 | 第34-38页 |
·样本选择 | 第34页 |
·数据来源 | 第34页 |
·研究方法 | 第34-35页 |
·研究结果 | 第35-38页 |
·我国实施经理股票期权存在的问题 | 第38-44页 |
·现有法规的缺失阻碍了市场发展 | 第38-40页 |
·经理人市场机制不完善 | 第40-41页 |
·证券市场弱有效性 | 第41-42页 |
·公司治理结构形同虚设,主客体关系模糊 | 第42-44页 |
5. 我国实施经理股票期权的建议 | 第44-52页 |
·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保障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的实施 | 第44-46页 |
·建立起监管主导的企业治理结构,取代原经理人主导的企业治理结构 | 第44-45页 |
·强化财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及时性 | 第45-46页 |
·明确经理人的责任并对其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惩罚 | 第46页 |
·完善我国股票期权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46-48页 |
·完善《公司法》 | 第47页 |
·完善《证券法》 | 第47-48页 |
·完善税法 | 第48页 |
·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 第48-50页 |
·完善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市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