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存在空虚与成人依恋、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1. 文献综述第8-19页
   ·存在空虚概述第8-10页
     ·存在空虚的存在心理学背景第8页
     ·存在空虚的概念第8-9页
     ·存在空虚的相关研究第9-10页
   ·成人依恋概述第10-14页
     ·依恋及成人依恋的概念第10-11页
     ·成人依恋的类型及维度第11-12页
     ·成人依恋的测量第12页
     ·成人依恋的相关研究第12-14页
   ·自我同一性概述第14-16页
     ·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和类型第14-16页
     ·自我同一性的相关研究第16页
   ·存在空虚与成人依恋、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第16-19页
     ·成人依恋、自我同一性与人的存在第16-17页
     ·成人依恋与存在空虚第17页
     ·自我同一性与存在空虚第17-18页
     ·成人依恋与自我同一性第18-19页
2.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9-20页
   ·问题提出第19页
   ·研究意义第19-20页
3. 研究一:大学生存在空虚问卷的编制第20-27页
   ·问卷的初步编制第20-21页
   ·问卷的预测第21-24页
     ·被试第21-22页
     ·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分析第22页
     ·项目区分度分析第22页
     ·探索性因素分析第22-24页
   ·问卷的正式施测第24-27页
     ·被试第24页
     ·研究工具第24-25页
     ·信度分析第25页
     ·效度分析第25-27页
4. 研究二:大学生存在空虚的特点第27-33页
   ·研究目的第27页
   ·研究假设第27页
   ·研究方法第27页
     ·研究对象第27页
     ·研究工具第27页
     ·数据处理第27页
   ·结果与分析第27-33页
     ·大学生存在空虚的总体特征第27-28页
     ·存在空虚的年级差异比较第28-29页
     ·存在空虚的城乡差异比较第29-30页
     ·存在空虚的学历差异比较第30页
     ·存在空虚的是否独生子女差异比较第30-31页
     ·存在空虚的课时数差异比较第31-33页
5. 研究三:存在空虚与成人依恋及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第33-39页
   ·研究目的第33页
   ·研究假设第33页
   ·研究方法第33-34页
     ·研究对象第33-34页
     ·研究工具第34页
     ·数据处理第34页
   ·结果与分析第34-39页
     ·存在空虚与成人依恋及自我同一性的相关研究第34-35页
     ·不同依恋类型的存在空虚差异性检验第35-36页
     ·不同自我同一性类型的存在空虚差异性检验第36-37页
     ·成人依恋、自我同一性与存在空虚的关系模型验证第37-39页
6. 讨论第39-44页
   ·关于大学生存在空虚问卷的编制第39-40页
   ·大学生存在空虚的特点第40-41页
     ·大学生存在空虚的总体特征第40页
     ·存在空虚在年级、城乡、学历、独生子女、课时数等变量上的差异比较第40-41页
   ·存在空虚与成人依恋及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第41-43页
   ·需要进一步探索的地方第43-44页
7. 结论第44-45页
8. 参考文献第45-49页
研究生期间公开出版、发表的文章和译著第49-50页
附录第50-51页
后记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及其心理干预研究
下一篇:小班化教学:成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