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合作行为研究--基于社会互动与交换理论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 第1章 绪 论 | 第12-27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 ·选题的背景 | 第12-14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14页 |
| ·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 ·对人类合作的研究 | 第15页 |
| ·对教师行为的研究 | 第15-17页 |
| ·对教师合作行为的研究 | 第17-19页 |
| ·高校教师合作行为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 ·高校教师合作的内涵及外延 | 第19-20页 |
| ·社会互动理论与教师合作行为 | 第20-22页 |
| ·社会交换理论与教师合作行为 | 第22-24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4-27页 |
| ·研究思路 | 第24-26页 |
|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 第2章 互动与交换视角下的高校教师合作行为 | 第27-38页 |
| ·“互动”视野中的高校教师合作行为 | 第27-31页 |
| ·合作是一种获得“自我角色”的互动过程 | 第27-28页 |
| ·教学中的合作——师师与师生之间的互动 | 第28-30页 |
| ·科研中的合作——资本与情感的互动 | 第30页 |
| ·社会服务的合作——自我“表现性角色”的实现 | 第30-31页 |
| ·“交换”背景下的高校教师合作行为 | 第31-36页 |
| ·合作是理性与互惠的交换选择 | 第31-33页 |
| ·教学中的合作——优势互补的交换 | 第33-34页 |
| ·科研中的合作——基于利益的交换 | 第34-35页 |
| ·社会服务交换的合作——“潜在利己”的交换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第3章 基于访谈的高校教师合作现状分析 | 第38-49页 |
| ·访谈设计 | 第38-40页 |
| ·高校教师普遍肯定合作行为 | 第40-41页 |
| ·高校教师合作行为现状 | 第41-47页 |
| ·从互动论分析教师合作行为现状 | 第41-45页 |
| ·从交换论分析教师合作行为现状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4章 高校教师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9-58页 |
| ·高校教师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49-53页 |
| ·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 | 第49-50页 |
| ·学校鼓励作用不明显 | 第50-51页 |
| ·合作中权责利不统一 | 第51-53页 |
| ·妨碍高校教师合作的原因分析 | 第53-56页 |
| ·从互动论分析影响高校教师合作的原因 | 第53-55页 |
| ·从交换论分析影响高校教师合作的原因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5章 促进高校教师合作的建议探讨 | 第58-65页 |
| ·互动视角下的建议 | 第58-61页 |
| ·关注“重要他人”推促合作 | 第58-59页 |
| ·运用“常人方法论”改善合作 | 第59-61页 |
| ·交换视角下的建议 | 第61-63页 |
| ·遵循交换原理促进合作 | 第61-62页 |
| ·量化标准完善合作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72页 |
| 附录 B 高校教师合作访谈提纲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