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半导体物理学论文--半导体性质论文

纳米尺度金属—半导体接触的电学特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4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9-12页
   ·金属-半导体纳米接触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稀土金属硅化物纳米接触的优势第15-18页
   ·论文内容简介第18-20页
 参考文献第20-24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表征手段第24-38页
   ·扫描隧道显微镜工作原理第24-27页
   ·实验仪器第27-29页
   ·实验方法第29-35页
   ·导电原子力显微镜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38页
第三章 硅化铒纳米结构的生长及表征第38-52页
   ·ErSi_2纳米结构/Si(001)第39-42页
     ·退火温度对纳米结构生长的影响第39-40页
     ·退火时间对纳米结构生长的影响第40页
     ·覆盖度对纳米结构生长的影响第40-42页
   ·Si(001)面硅化铒纳米岛第42-45页
     ·硅化铒纳米岛及其界面结构第42-44页
     ·纳米岛之间的衬底表面结构第44-45页
   ·硅化铒纳米结构/Si(111)第45-49页
     ·Si(111)面硅化饵纳米线的形成第45-47页
     ·硅化铒纳米岛的形成第47-49页
   ·小结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2页
第四章 硅化铒纳米肖特基接触的电学特性第52-71页
   ·实验第52页
   ·宏观ErSi_2肖特基接触的I-V特性第52-54页
   ·ErSi_2纳米肖特基接触的I-V特性第54-55页
   ·ErSi_2纳米肖特基接触的尺寸效应第55-57页
   ·电流传输机制的讨论第57-63页
     ·热电子发射第57-61页
     ·隧穿效应第61-62页
     ·镜像力降低效应第62-63页
   ·气体表面吸附的影响第63-69页
   ·小结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1页
第五章 ErSi_2纳米肖特基接触的表面效应第71-94页
   ·前言第71-72页
   ·实验第72页
   ·O_2表面吸附第72-78页
     ·O_2表面吸附对Si衬底表面态的修饰第72-74页
     ·ErSi_2岛纳米接触I-V特征对O_2吸附的依赖第74-76页
     ·O_2吸附导致ErSi_2岛纳米接触I-V特征的非对称变化第76-78页
   ·NH_3表面吸附第78-82页
     ·ErSi_2岛纳米接触I-V特征对NH_3吸附的依赖第79-80页
     ·NH_3吸附导致ErSi_2岛纳米接触I-V特征的非对称变化第80-81页
     ·比较NH_3吸附和O_2吸附第81-82页
   ·表面效应的物理机制第82-90页
     ·Si(001)-2×1表面电子结构与表面电导第82-83页
     ·ErSi_2岛纳米接触表面效应的物理机制第83-90页
   ·表面效应的消除与ErSi_2岛的"氧化"第90-91页
   ·小结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4页
参加会议第94-95页
致谢第95-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AV-2 P5启动子功能的分子基础研究
下一篇:利用遗传算法对金属表面纳米团簇结构性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