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架构架T型接头焊接温度场与应力场数值模拟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焊接数值模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20页 |
| ·焊接温度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焊接应力应变场的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 第2章 焊接温度场的理论分析 | 第20-32页 |
| ·焊接温度场热源模型分析 | 第20-25页 |
| ·Rosonthal 的解析模式 | 第20-21页 |
| ·高斯分布热源模型 | 第21-22页 |
| ·双椭球热源模型 | 第22-23页 |
| ·均匀热源模型 | 第23页 |
| ·组合热源模型 | 第23-24页 |
| ·热源分布函数的选用 | 第24-25页 |
| ·焊接传热的基本形式 | 第25-26页 |
| ·热传导定律 | 第25页 |
| ·对流换热定律 | 第25-26页 |
| ·辐射换热定律 | 第26页 |
| ·焊接温度场的基本方程 | 第26-27页 |
| ·非线性瞬态热传导的有限元分析 | 第27-31页 |
| ·空间域的离散 | 第28-29页 |
| ·时间域的离散 | 第29-30页 |
| ·非线性热传导方程的解法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3章 焊接应力场分析理论 | 第32-42页 |
| ·焊接内应力的基本概念 | 第32-33页 |
| ·热弹塑性分析的特点和假定 | 第33-34页 |
| ·塑性理论 | 第34-36页 |
| ·Von Mises 屈服准则 | 第34-35页 |
| ·塑性流动法则 | 第35页 |
| ·强化准则 | 第35-36页 |
| ·焊接塑性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 | 第36-40页 |
| ·分析焊接动态过程的塑性理论 | 第36-37页 |
| ·考虑力学性能与温度有关的应力—应变关系 | 第37-39页 |
| ·弹性区 | 第37-38页 |
| ·塑性区 | 第38-39页 |
| ·平衡方程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4章 转向架 T 型接头温度场及应力场数值模拟 | 第42-62页 |
| ·焊接温度场与应力场的计算方法 | 第42-43页 |
| ·焊接有限元模型的选取与建立 | 第43-50页 |
| ·转向架的三维结构图 | 第43页 |
| ·焊接接头模型的选取 | 第43-44页 |
| ·几何模型的确定 | 第44-45页 |
| ·确定单元类型及网格划分 | 第45-46页 |
| ·定义材料属性 | 第46-50页 |
| ·材料物理性能参数的定义 | 第46-48页 |
| ·材料力学性能参数的定义 | 第48-50页 |
| ·焊接过程温度场的模拟分析 | 第50-57页 |
| ·焊接热源载荷的施加 | 第50-53页 |
| ·生死单元技术 | 第50-51页 |
| ·热源的选取 | 第51-52页 |
| ·热源功率的确定 | 第52页 |
| ·热源的移动 | 第52-53页 |
| ·温度场的求解 | 第53-57页 |
| ·设定载荷步选项 | 第54页 |
| ·温度场求解中时间步长的确定 | 第54-55页 |
| ·设定瞬态积分参数和使用线性搜索 | 第55页 |
| ·主要求解命令流解析 | 第55-57页 |
| ·焊接过程应力应变场的模拟分析 | 第57-61页 |
| ·应力应变场时间步长的确定 | 第57-58页 |
| ·应力加载求解 | 第58页 |
| ·主要求解命令流解析 | 第58-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5章 焊接温度场及应力场计算结果分析 | 第62-78页 |
| ·对温度场及应力场的后处理 | 第62-63页 |
| ·焊接温度场的分布和结果分析 | 第63-69页 |
| ·温度场的分布 | 第63-67页 |
| ·移动焊接热源前后方不同时刻的温度场分布 | 第67-68页 |
| ·焊缝中心线上各点温度变化 | 第68-69页 |
| ·焊接应力场的分布和结果分析 | 第69-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8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 ·结论 | 第78-79页 |
| ·展望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