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一)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二)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四.研究思路、方法、创新处 | 第16-18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三)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一.哲学基础 | 第18-20页 |
(一)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第18-19页 |
(二) 新知识观 | 第19-20页 |
二.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学基础 | 第20-21页 |
(一) 认知心理学 | 第20页 |
(二) 人本主义心理学 | 第20-21页 |
(三) 多元智能理论 | 第21页 |
三.研究性学习的教育学基础 | 第21-22页 |
(一)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第21-22页 |
(二)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第22页 |
第三章 本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2-30页 |
一.研究性学习 | 第22-25页 |
(一) 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 | 第23-24页 |
(二) 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 | 第24-25页 |
二.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 | 第25-28页 |
(一) 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融合的必要性 | 第25-26页 |
(二)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 | 第26-28页 |
三.教学策略 | 第28-29页 |
四.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调查研究 | 第30-38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30页 |
(一) 访谈调查的目的 | 第30页 |
(二) 问卷调查的目的 | 第30页 |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 第30-31页 |
(一) 访谈调查的对象及方法 | 第30-31页 |
(二) 问卷调查的对象及方法 | 第31页 |
三.调查过程 | 第31-32页 |
(一) 访谈调查的过程 | 第31页 |
(二) 问卷调查的过程 | 第31-32页 |
四.调查结果 | 第32-37页 |
(一) 小学数学课开展情况 | 第32-36页 |
(二)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开展中教师遇到的困难 | 第36-37页 |
五.调查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一) 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存在盲目性 | 第37页 |
(二) 创设研究性学习问题情境的效果不佳 | 第37页 |
(三)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忽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数学知识框架的建构 | 第37-38页 |
(四) 巩固研究性学习结论的途径与现实脱节 | 第38页 |
第五章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 | 第38-46页 |
一.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建构原则 | 第38-40页 |
(一) 准备原则 | 第38页 |
(二) 启发性原则 | 第38-39页 |
(三) 有序性原则 | 第39页 |
(四) 参与性原则 | 第39页 |
(五) 实践性原则 | 第39-40页 |
二.建构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的角度 | 第40-41页 |
三.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 | 第41-46页 |
(一) 关注学生认知结构,选取有利于"研究"的教学内容 | 第41-42页 |
(二) 创设合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第42-43页 |
(三) 适度引导,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 第43-44页 |
(四) 合理表述结论,建构学生数学整体知识框架 | 第44-45页 |
(五) 恰当巩固知识,向生活中简单运用迈进 | 第45-46页 |
第六章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的实施 | 第46-50页 |
一.树立整体的观点 | 第46-47页 |
二.运用灵活变通的方式 | 第47页 |
三.避免"惟科学主义" | 第47-4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1 | 第52-53页 |
附录2 | 第53-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