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绪论 | 第7-8页 |
第一章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 | 第8-12页 |
一、简述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现状 | 第8页 |
二、关于中国声乐艺术的新发展——“民族新唱法” | 第8-12页 |
1、简述“民族新唱法”的含义 | 第8页 |
2、“民族新唱法”通过继承传统声乐艺术,保存其民族性 | 第8-10页 |
3、“民族新唱法”通过借鉴西洋声乐艺术,完善其科学性 | 第10-11页 |
4、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之“声”、“字”、“情”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民族新唱法之“声” | 第12-17页 |
一 对于西洋唱法的借鉴 | 第12-13页 |
1、歌唱的共性 | 第12页 |
2、时代的趋势——“师夷长技以制夷” | 第12-13页 |
二 对于歌唱原理的运用 | 第13-17页 |
1、歌唱的动力——深呼吸 | 第13-14页 |
2、对于歌唱呼吸运用的自身感悟 | 第14-17页 |
第三章 民族新唱法之“字” | 第17-22页 |
一 对于传统民族声乐的继承 | 第17-18页 |
1、歌唱的个性 | 第17页 |
2、民族传统中的吐字行腔 | 第17-18页 |
二 对于歌唱吐字行腔的运用 | 第18-22页 |
1、语调之美 | 第18-19页 |
2、字音之美 | 第19-22页 |
第四章 民族新唱法之“情” | 第22-31页 |
一 歌唱风格独特性的两点缘由 | 第22-24页 |
1、文化观念的差异 | 第22-23页 |
2、传统音乐情感表达上的特殊手法 | 第23-24页 |
二 民族声乐艺术之个性风格“情、韵、神” | 第24-31页 |
1、“情韵”生辉 | 第24页 |
2、“韵”之精髓——润腔 | 第24-27页 |
3、“神” | 第27-31页 |
结语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后记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