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道床板混凝土的开裂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混凝土开裂研究概况 | 第12-21页 |
·混凝土开裂机理分析 | 第13-15页 |
·混凝土收缩开裂计算模型 | 第15-18页 |
·混凝土材料性能对抗裂性能的影响 | 第18-20页 |
·开裂控制措施 | 第20-21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1-23页 |
·国内外研究现存的问题 | 第21-22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道床板混凝土开裂调研与现场试验研究 | 第23-46页 |
·道床板混凝土开裂调研 | 第23-29页 |
·调研情况 | 第23-27页 |
·裂缝调研结果分析 | 第27-29页 |
·现场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 第29-33页 |
·试验段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 | 第29-30页 |
·混凝土的抗压和劈拉强度 | 第30页 |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 第30-31页 |
·混凝土的干缩 | 第31-33页 |
·道床板混凝土现场监测 | 第33-44页 |
·试验测试仪器 | 第33页 |
·测试方案 | 第33-34页 |
·数据采集 | 第34页 |
·断面测点及预埋件位置布置 | 第34-35页 |
·埋入式混凝土应变计的安装 | 第35-36页 |
·数据整理及对比分析 | 第36-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三章 道床板混凝土材料性能的试验研究 | 第46-75页 |
·道床板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 | 第46-57页 |
·原材料及性能 | 第46-49页 |
·混凝土配合比 | 第49页 |
·道床板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 第49-52页 |
·劈裂抗拉强度 | 第52-54页 |
·道床板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 第54-57页 |
·道床板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关系 | 第57-63页 |
·试验方案 | 第57-58页 |
·试验现象 | 第58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混凝土破坏强度全应力应变分析 | 第60-63页 |
·道床板混凝土的干缩性能 | 第63-73页 |
·砂浆干缩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63-67页 |
·混凝土的干缩性能 | 第67-70页 |
·混凝土的干缩数值模型 | 第70-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四章 道床板混凝土抗裂性能评价及分析 | 第75-92页 |
·道床板混凝土早期开裂的评价 | 第75-78页 |
·混凝土开裂评价试验方案 | 第75-77页 |
·开裂评价方案 | 第77-78页 |
·道床板混凝土开裂评价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78-84页 |
·不同强度等级对混凝土早期开裂性能的影响 | 第78-81页 |
·矿物掺合料不同复掺比例对混凝土早期开裂性能的影响 | 第81-84页 |
·混凝土材料性能对抗裂性能的影响 | 第84-91页 |
·混凝土早期强度与早期开裂的关系 | 第84-86页 |
·早期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开裂的关系 | 第86-87页 |
·早期干缩与混凝土开裂的关系 | 第87-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五章 道床板混凝土开裂有限元分析 | 第92-105页 |
·道床板混凝土应力场有限元分析条件 | 第92-103页 |
·模拟与计算过程 | 第92页 |
·计算假设 | 第92-93页 |
·单元的选取及参数条件 | 第93-95页 |
·干缩荷载下的应力分析 | 第95-100页 |
·温差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分布 | 第100-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5-108页 |
·全文总结 | 第105-107页 |
·展望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2页 |
致谢 | 第112-11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14-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