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车站及枢纽论文--客运站论文

客运专线客运站候车大厅规模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现有研究的不足第12-13页
   ·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二章 国内外铁路客运站发展概述第15-29页
   ·国外铁路客运站的发展概况第15-18页
     ·以站台空间为主体第15页
     ·以候车空间为主体第15-16页
     ·以多功能空间为主体第16-17页
     ·以综合空间为主体第17-18页
   ·国内铁路客运站的发展概况第18-27页
     ·第一阶段第18-20页
     ·第二阶段第20-24页
     ·第三阶段第24-27页
   ·我国铁路客运站的发展方向第27-29页
     ·管理到服务的转变第27页
     ·等候式到通过式的转变第27页
     ·单一功能到综合枢纽的转变第27-29页
第三章 客运专线车站候车大厅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9-52页
   ·车站设计运量第29-30页
     ·趋势客流量第29页
     ·诱发客流量第29-30页
     ·转移客流量第30页
   ·运输组织模式第30-33页
     ·主要组织模式第30-31页
     ·站房规模确定标准第31-33页
   ·旅客出行特性第33-46页
     ·社会经济特性第33-39页
     ·集散特性第39-46页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第46-49页
     ·概念第46页
     ·既有计算方法第46-47页
     ·既有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第47-48页
     ·改进的概率统计法第48-49页
   ·车站高峰小时客流量第49-52页
     ·概念及影响因素第49-50页
     ·计算方法第50-52页
第四章 客运专线站房组成第52-64页
   ·售票大厅第52-56页
     ·功能第53页
     ·组成及规模计算分析第53-56页
   ·中央大厅第56-59页
     ·功能第56页
     ·组成及规模计算分析第56-59页
   ·候车大厅第59-60页
     ·功能第59页
     ·组成及规模计算分析第59-60页
   ·出站大厅第60-62页
     ·功能第60页
     ·组成及规模计算分析第60-62页
   ·管理与辅助用房第62-64页
     ·旅客服务设施第62页
     ·客运管理、生活和设备用房第62-64页
第五章 客运专线车站候车大厅规模计算研究第64-72页
   ·客运专线候车大厅的设计策略第64-66页
     ·等候与通过并存第64页
     ·融合开放的大空间第64-65页
     ·高架模式第65页
     ·特殊候车室第65-66页
   ·客运专线候车大厅规模的计算方法第66-72页
     ·候车区运用优化模型的建立及求解第66-70页
     ·候车大厅规模的计算第70-72页
第六章 客运专线候车大厅规模计算算例分析第72-76页
   ·候车大厅规模计算算例第72-75页
     ·候车区运用优化第72-74页
     ·各候车区规模计算第74-75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75-7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总结第76-77页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附录第81-91页
致谢第91-92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道床板混凝土的开裂机理分析
下一篇:CRH1型动车惯量模拟缩比系统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