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情境教学和情感教育的内涵 | 第10-11页 |
二、情境教学和情感教育在国内外的发展 | 第11-14页 |
(一) 爱的系列教育模式 | 第13页 |
(二) 成功教学模式 | 第13-14页 |
三、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一)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4页 |
(二) 情境认知理论 | 第14-15页 |
四、近十年国内学术界对情境教学和情感教育的研究 | 第15-16页 |
五、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一章 语文情境教学和情感教育对中学生的教育意义 | 第17-22页 |
一、语文情境教学对学生品德培养的现实意义 | 第17-20页 |
(一) 引导学生培养基础性道德 | 第17-18页 |
(二) 激发学生形成创新人格 | 第18-19页 |
(三) 促进学生提升生命质量 | 第19-20页 |
二、语文情境教学知识的传授激发学生动机兴趣等情感因素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中学生情感教育现状及问题 | 第22-28页 |
一、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 | 第22-26页 |
二、由现状带来的反思 | 第26-28页 |
第三章 阅读情境教学中学生情感教育的实施 | 第28-35页 |
一、阅读的过程模式 | 第28-29页 |
二、新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目标 | 第29页 |
三、阅读情境教学中学生情感教育的实施 | 第29-35页 |
(一) 传统阅读教学的误区 | 第29-31页 |
(二) 情境中情感教学的创设案例 | 第31-32页 |
(三) 阅读情境教学中情感参与的实施策略 | 第32-35页 |
第四章 写作情境教学中学生情感教育的实施 | 第35-40页 |
一、写作心理学主要模型 | 第35-36页 |
(一) Hayes & Flower模型(1980) | 第35-36页 |
(二) Levelt的说话模型(1989) | 第36页 |
二、新课标下写作教学的解读 | 第36-37页 |
三、写作情境教学中学生情感教育的实施 | 第37-40页 |
(一) 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 | 第37-38页 |
(二) 作文情境教学中情感引入 | 第38-39页 |
(三) 作文情境下情感教育的思考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口语交际情境教学中学生情感教育的实施 | 第40-45页 |
一、口语交际的心理学基础 | 第40-41页 |
(一) 言语信息 | 第40页 |
(二) 基本技能 | 第40页 |
(三) 认知策略 | 第40-41页 |
(四) 态度 | 第41页 |
二、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 第41-42页 |
三、口语交际情境下的情感教学 | 第42-45页 |
(一) 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 | 第42页 |
(二) 口语情境教学引入课堂的背景 | 第42页 |
(三) 口语交际中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的培养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近两年发表的论文、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