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机械论文--船舶系统论文--船舶操纵控制系统论文

模糊PID航向控制器自适应优化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1 船舶航向控制的研究进展第13-15页
        1.2.2 模糊控制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3 遗传算法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本文的研究工作第17-19页
第二章 船舶运动数学模型的建立第19-38页
    2.1 引言第19-20页
    2.2 MMG(分离式)模型的建立第20-34页
        2.2.1 船舶运动坐标系第20-21页
        2.2.2 船舶的运动学模型第21-22页
        2.2.3 船舶的动力学模型第22-23页
        2.2.4 作用于裸船体的力与力矩的计算第23-26页
        2.2.5 作用于螺旋桨的力与力矩的计算第26-29页
        2.2.6 作用于船舵的力与力矩的计算第29-31页
        2.2.7 风干扰力与力矩的计算第31-32页
        2.2.8 浪干扰力与力矩的计算第32-33页
        2.2.9 流干扰力与力矩的计算第33-34页
    2.3 仿真验证第34-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常规模糊PID航向控制器设计第38-50页
    3.1 PID航向控制器设计第39-40页
    3.2 模糊控制器设计第40-44页
        3.2.1 模糊化第41-43页
        3.2.2 模糊推理第43页
        3.2.3 清晰化第43-44页
        3.2.4 模糊量与清晰量转换第44页
    3.3 常规模糊PID航向控制器设计第44-45页
    3.4 航向控制仿真结果第45-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模糊PID航向控制器第50-76页
    4.1 隶属度函数优化指标的确定第50-54页
        4.1.1 隶属度函数布置原则第50-51页
        4.1.2 隶属度函数优化指标的选取第51-54页
    4.2 基于子模糊控制器的比例因子在线优化第54-56页
    4.3 改进的遗传算法第56-72页
        4.3.1 遗传算法流程第56-60页
        4.3.2 自适应基因交叉率及变异率第60-61页
        4.3.3 全局收敛性证明第61-64页
        4.3.4 仿真结果第64-72页
    4.4 改进模糊PID航向控制器的拓展应用第72-74页
    4.5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5.1 全文总结第76页
    5.2 研究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3页
致谢第83-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已录用的论文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J公司国际营销体系改进研究
下一篇:谷子早衰突变体T828的生理特性与遗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