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教学材料的选用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前言 | 第10-16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10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一、高中古诗词教学材料的理解 | 第16-21页 |
(一) 高中古诗词教学材料的内涵 | 第16-18页 |
1.古诗词教学材料的定义 | 第16-17页 |
2.教学材料的相关概念辨析 | 第17-18页 |
(二) 高中古诗词教学材料的类型 | 第18-21页 |
1.高中古诗词主体教学材料 | 第19页 |
2.高中古诗词辅助教学材料 | 第19-21页 |
二、高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材系统分析 | 第21-34页 |
(一) 高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材系统的概况 | 第21-29页 |
1.古诗词选文主体系统概况 | 第21-27页 |
(1) 选文容量概况 | 第21-22页 |
(2) 内容倾向概况 | 第22-23页 |
(3) 作者朝代概况 | 第23-26页 |
(4) 文体分布概况 | 第26-27页 |
2.古诗词选文辅助系统概况 | 第27-29页 |
(1) 单元提示概况 | 第27-28页 |
(2) 课下注释概况 | 第28页 |
(3) 课后知识概况 | 第28-29页 |
(二) 高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材系统的主要不足 | 第29-34页 |
1.教材单元提示合力性不强 | 第29-30页 |
(1) 各单元提示联系不紧密 | 第29-30页 |
(2) 单元提示针对性较模糊 | 第30页 |
2.教材选文数量比例相对不均 | 第30-31页 |
(1) 选文数量分布相对不均 | 第30-31页 |
(2) 选文文体分布相对不均 | 第31页 |
(3) 选文时间分布相对不均 | 第31页 |
3.教材选文知识结构不完整 | 第31-34页 |
(1) 诗词特征知识类型较为单一 | 第31-32页 |
(2) 教材选文知识供给相对不足 | 第32-34页 |
三、高中古诗词教学选材的实践原则 | 第34-44页 |
(一) 因课程目标选材原则 | 第34-37页 |
1.遵循课程标准要求选材 | 第34-35页 |
2.领会教材编写意图选材 | 第35-37页 |
(二) 因学生学情选材原则 | 第37-39页 |
1.顺应高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选材 | 第37-39页 |
2.遵从学生语文学习经验选材 | 第39页 |
(三) 因文本特性选材原则 | 第39-44页 |
1.依据古诗词选文的文体特点选材 | 第39-43页 |
2.遵照古诗词选文的风格特点选材 | 第43-44页 |
四、高中古诗词教学选材的实践路径 | 第44-54页 |
(一) 明确教学目标,筛选教学材料 | 第44-46页 |
1.细读教材选文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 第44-45页 |
2.根据学情分析结果明确教学目标 | 第45-46页 |
(二) 挖掘文体知识,组织主体材料 | 第46-49页 |
1.以诗歌的形式要素组织主体材料 | 第47-48页 |
2.以诗歌的内容要素组织主体材料 | 第48-49页 |
(三) 依据选文内容,增补辅助材料 | 第49-54页 |
1.以选文“作者”为线索增补辅助材料 | 第49-51页 |
2.以选文“主题”为线索增补辅助材料 | 第51-52页 |
3.以选文“风格”为线索增补辅助材料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1 | 第57-58页 |
附录2 | 第58-62页 |
附录3 | 第62-65页 |
附录4 | 第65-67页 |
附录5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