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1.3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2 创新点 | 第13页 |
1.4 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13页 |
1.5 案例选择的依据 | 第13-14页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2.1.1 企业跨国并购中财务风险识别理论 | 第14-15页 |
2.1.2 美的跨国并购库卡财务风险评价模型构建原理 | 第15-19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9-24页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2.2.3 文献述评与展望 | 第22-24页 |
3 美的并购库卡的案例背景介绍 | 第24-30页 |
3.1 并购双方简介 | 第24-25页 |
3.1.1 美的集团简介 | 第24-25页 |
3.1.2 库卡集团简介 | 第25页 |
3.2 并购背景 | 第25-27页 |
3.4 并购的动因 | 第27页 |
3.4.1 深入布局机器人产业,持续推进企业“双智”战略 | 第27页 |
3.4.2 提升企业竞争实力,抢占未来市场优势 | 第27页 |
3.5 并购的流程梳理 | 第27-30页 |
4 美的并购库卡的财务风险识别 | 第30-39页 |
4.1 美的并购准备阶段的财务风险识别 | 第30-32页 |
4.1.1 目标企业选择风险 | 第30页 |
4.1.2 目标企业估值风险 | 第30-32页 |
4.2 美的并购实施阶段的财务风险识别 | 第32-36页 |
4.2.1 融资风险 | 第32-33页 |
4.2.2 支付风险 | 第33-35页 |
4.2.3 利率风险 | 第35页 |
4.2.4 汇率风险 | 第35-36页 |
4.3 美的并购整合阶段的财务风险识别 | 第36-39页 |
4.3.1 财务整合风险 | 第36-37页 |
4.3.2 盈利能力风险 | 第37-39页 |
5 美的并购库卡的财务风险评价 | 第39-60页 |
5.1 美的跨国并购库卡财务风险评价的基本思路 | 第39页 |
5.2 美的跨国并购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9-40页 |
5.3 美的跨国并购库卡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第40-54页 |
5.3.1 调查概况 | 第40页 |
5.3.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40-54页 |
5.4 美的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评价 | 第54-60页 |
5.4.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54-55页 |
5.4.2 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第55-56页 |
5.4.3 模糊综合评价 | 第56-57页 |
5.4.4 评价结论 | 第57-60页 |
6 美的并购库卡财务风险控制 | 第60-64页 |
6.1 目标企业估值风险控制 | 第60-61页 |
6.1.1 充分利用第三方中介机构的能力 | 第60-61页 |
6.1.2 从可比交易的角度审视定价 | 第61页 |
6.2 融资风险控制 | 第61-62页 |
6.2.1 交易结构方面的控制 | 第61-62页 |
6.2.2 股票质押 | 第62页 |
6.3 支付风险控制 | 第62-63页 |
6.3.1 并购资金获得银行贷款的支持 | 第62页 |
6.3.2 发现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增强美的资金短期流动性 | 第62-63页 |
6.4 财务整合风险控制 | 第63-64页 |
6.4.1 签署投资协议 | 第63页 |
6.4.2 合理的交易结构设计 | 第63-64页 |
7 结论与启示 | 第64-71页 |
7.1 结论 | 第64-65页 |
7.2 美的跨国并购库卡财务风险防范启示与建议 | 第65-71页 |
7.2.1 美的跨国并购库卡财务风险防范启示 | 第65-66页 |
7.2.2 美的并购库卡财务风险控制建议 | 第66-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