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玉米胚芽油脱臭馏出物来源及组成 | 第10页 |
1.1.1 来源 | 第10页 |
1.1.2 组成 | 第10页 |
1.2 玉米胚芽油脱臭馏出物主要成分性质 | 第10-14页 |
1.2.1 植物甾醇结构特点、性质及生物活性 | 第10-13页 |
1.2.2 天然维生素E的结构特点、性质及生物活性 | 第13-14页 |
1.3 天然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的制备方法 | 第14-16页 |
1.3.1 植物甾醇制备方法 | 第14-15页 |
1.3.2 天然维生素E的制备方法 | 第15-16页 |
1.4 植物甾醇与天然维生素E的分析方法 | 第16-18页 |
1.4.1 植物甾醇的分析方法 | 第16-17页 |
1.4.2 天然维生素E的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1.5 立题背景及意义 | 第18-19页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的同时提取 | 第20-32页 |
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20-21页 |
2.1.1 材料与试剂 | 第20-21页 |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1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2.2.1 植物甾醇的制备方法 | 第21页 |
2.2.2 维生素E的制备方法 | 第21-22页 |
2.3 分析方法 | 第22-24页 |
2.3.1 植物甾醇含量测定(分光光度法) | 第22-23页 |
2.3.2 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 第23页 |
2.3.3 HPLC分析植物甾醇成分 | 第23-24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4-30页 |
2.4.1 玉米胚芽油脱臭馏出物中植物甾醇结晶分离工艺研究 | 第24-26页 |
2.4.2 皂化反应提取维生素E工艺研究 | 第26-28页 |
2.4.3 优化试验 | 第28-29页 |
2.4.4 HPLC测定植物甾醇各成分组成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植物甾醇的电化学分析测定 | 第32-42页 |
3.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32-33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32-33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33页 |
3.1.3 主要设备 | 第33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33-34页 |
3.2.1 电极的处理 | 第33页 |
3.2.2 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33-34页 |
3.2.3 甾醇标准品测定 | 第34页 |
3.2.4 实际样品测定 | 第34页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39页 |
3.3.1 植物甾醇的电化学行为和电极反应过程 | 第34-35页 |
3.3.2 有机溶剂和电极的选择 | 第35-36页 |
3.3.3 支持电解质的选择 | 第36页 |
3.3.4 电参数的选择 | 第36-37页 |
3.3.5 植物甾醇的线性回归方程 | 第37-38页 |
3.3.6 实际样品测定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2页 |
第4章 植物甾醇的性能研究 | 第42-52页 |
4.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42-43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42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42-43页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3页 |
4.2 甾醇对植物油脂的抗氧化实验 | 第43-46页 |
4.2.1 油脂过氧化值(POV)的测定 | 第43-44页 |
4.2.2 清除自由基实验 | 第44-45页 |
4.2.3 甾醇的抑菌特性研究 | 第45-46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6-51页 |
4.3.1 玉米胚芽植物甾醇对植物油的抗氧化试验结果 | 第46-48页 |
4.3.2 玉米胚芽植物甾醇清除自由基结果 | 第48-50页 |
4.3.3 玉米胚芽植物甾醇的抑菌性测定结果 | 第50-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