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方言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 灵宝概况 | 第8-9页 |
二 灵宝方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第9-10页 |
三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和理论 | 第10-12页 |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方法和理论 | 第11-12页 |
四 语料来源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灵宝方言与中古音的比较 | 第13-43页 |
一 灵宝方言今音音系 | 第13-29页 |
(一) 声母(23个) | 第13-14页 |
(二) 韵母(39个) | 第14-15页 |
(三) 声调(4个) | 第15页 |
(四) 灵宝方言声韵配合关系 | 第15-17页 |
(五) 灵宝方言声韵调配合关系 | 第17-27页 |
(六) 连读变调 | 第27-28页 |
(七) 语流中的音变 | 第28-29页 |
二 灵宝方言今音音系与《广韵》音系的比较 | 第29-43页 |
(一) 灵宝方言声母与中古声母的比较 | 第29-32页 |
(二) 灵宝方言韵母与中古韵母的比较 | 第32-41页 |
(三) 灵宝方言声调与中古声调的比较 | 第41-43页 |
第二章 灵宝方言语音系统的内部演变规律 | 第43-58页 |
一 灵宝方言语音系统的一般演变规律 | 第43-48页 |
(一) 灵宝方言声母的演变规律 | 第43-45页 |
(二) 灵宝方言韵母的演变规律 | 第45-48页 |
二 灵宝方言突出语音现象分析 | 第48-58页 |
(一) 新老异读 | 第48-53页 |
(二) 元音舌尖化和裂化 | 第53-54页 |
(三) 端组的颚化 | 第54-55页 |
(四) 声调分韵 | 第55页 |
(五) 例外现象分析 | 第55-58页 |
第三章 灵宝方言词汇语法 | 第58-79页 |
一 灵宝方言词汇 | 第58-72页 |
(一) 词汇概说 | 第58-60页 |
(二) 名词 | 第60-64页 |
(三) 动词 | 第64-65页 |
(四) 形容词 | 第65-67页 |
(五) 副词 | 第67-68页 |
(六) 代词 | 第68-71页 |
(七) 关系词 | 第71页 |
(八) 助词 | 第71-72页 |
二 灵宝方言句法 | 第72-75页 |
三 语法例句 | 第75-79页 |
第四章 小结 | 第79-80页 |
同音字表 | 第80-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7页 |
著作 | 第104-105页 |
学位论文 | 第105页 |
单篇论文 | 第105-107页 |
后记 | 第107-108页 |
作者简历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