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示证范畴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次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示证系统 | 第12-31页 |
·示证范畴研究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 | 第13-15页 |
·关于示证范畴 | 第15-16页 |
·示证的表达 | 第16-18页 |
·外语的示证表达 | 第16-17页 |
·汉语的示证表达 | 第17-18页 |
·示证与情态 | 第18-25页 |
·关于情态 | 第18-19页 |
·示证与情态的关系 | 第19-24页 |
·相互独立说 | 第20-21页 |
·示证包含情态说 | 第21-22页 |
·情态包含示证说 | 第22-23页 |
·相互交叉说 | 第23-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示证与直指和否定之间的关系 | 第25-28页 |
·直指与示证表达 | 第25-27页 |
·否定与示证表达 | 第27-28页 |
·示证系统的其他问题 | 第28-31页 |
第三章 示证在现代汉语中的表达 | 第31-38页 |
·示证范畴分类 | 第31-32页 |
·现代汉语示证类型 | 第32-38页 |
·感知型 | 第32-34页 |
·视觉的感知 | 第32-33页 |
·非视觉的感知 | 第33-34页 |
·推断型 | 第34-36页 |
·传闻型 | 第36-37页 |
·零示证 | 第37-38页 |
第四章 语境影响下的示证等级问题 | 第38-44页 |
·示证等级的影响因素:语境 | 第38-39页 |
·示证成分的真实性比较:零示证语和一般示证语 | 第39-44页 |
第五章 典型示证成分分析 | 第44-60页 |
·"看来"和"看起来" | 第44-49页 |
·"看来"和"看起来"的语义与功能 | 第44-45页 |
·"看来"和"看起来"的句法成分 | 第45-46页 |
·"看来"和"看起来"的区别 | 第46-48页 |
·"看来"和"看起来"的示证意义 | 第48-49页 |
·"看上去"和"看起来" | 第49-53页 |
·"看上去"和"看起来"的语义与功能 | 第49-50页 |
·"看上去"和"看起来"的联系 | 第50-51页 |
·"看上去"和"看起来"的区别 | 第51-53页 |
·"看着"和"看起来" | 第53-56页 |
·"看着"的语义与功能 | 第53页 |
·"看着"和"看起来"的联系 | 第53-55页 |
·"看着"和"看起来"的区别 | 第55-56页 |
·"仿佛"、"好像"和"似乎" | 第56-60页 |
·"仿佛"、"好像"、"似乎"的语义与功能 | 第56-58页 |
·仿佛 | 第56-57页 |
·好像 | 第57-58页 |
·似乎 | 第58页 |
·"仿佛"、"好像"、"似乎"的联系和区别 | 第58-60页 |
·"仿佛"、"好像"、"似乎"的联系 | 第58-59页 |
·"仿佛"、"好像"、"似乎"的区别 | 第59-60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作者简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