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引言 | 第11-14页 |
(一) 问题的缘起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三)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2-14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1. 图像 | 第14页 |
2. 物理图像 | 第14-15页 |
3. 物理图像法 | 第15页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1. 国内图像法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2. 国外图像法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3. 已有研究的启示 | 第17-18页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一) 信息加工理论 | 第18页 |
(二)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8-20页 |
四、高中学生图像法应用的现状调查 | 第20-35页 |
(一) 研究工具设计 | 第20-21页 |
1. 调查维度的确定 | 第20页 |
2. 调查问卷设计 | 第20-21页 |
(二) 调查实施 | 第21-22页 |
1. 调查对象 | 第21页 |
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21页 |
3. 调查的数据整理 | 第21-22页 |
(三) 问卷的区分度、信度、效度分析 | 第22-28页 |
1. 区分度分析 | 第22-25页 |
2. 信度分析 | 第25-26页 |
3. 效度分析 | 第26-28页 |
(四)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8-31页 |
1. 图像法应用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第28-30页 |
2. 男女生对待物理的兴趣差异性分析 | 第30-31页 |
(五) 高中学生图像法应用的现状访谈 | 第31-33页 |
(六) 调查的结论 | 第33-35页 |
五、学生应用图像法的困难及其成因分析 | 第35-44页 |
(一) 图像法应用动机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1. 对物理学习兴趣 | 第35-36页 |
2. 使用图像法的倾向及频率 | 第36-37页 |
3. 对图像法使用的便捷性认识 | 第37-38页 |
(二) 对图像法功能的认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8-40页 |
(三) 图像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0-44页 |
1. 识图能力 | 第40-41页 |
2. 画图能力 | 第41-44页 |
六、物理图像法的功能 | 第44-50页 |
(一) 有利于物理概念的学习 | 第44-45页 |
(二) 有利于揭示物理规律的本质 | 第45-47页 |
(三) 有利于呈现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的变化 | 第47-48页 |
(四) 有利于理解实验原理、简化数据处理揭示实验本质和规律 | 第48-50页 |
七、图像法应用的教学策略及案例 | 第50-61页 |
(一) 图像法应用的教学策略 | 第50-56页 |
1. 丰富物理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 第50-51页 |
2. 把握图像几何特征,挖掘图像物理意义 | 第51-54页 |
3.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 第54-55页 |
4. 强化图像专题训练,提高学生图像法应用的水平 | 第55-56页 |
(二) 图像法应用的案例 | 第56-61页 |
1. 图像法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第56-58页 |
2. 图像法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 第58-59页 |
3. 图像法在规律教学中的应用 | 第59-61页 |
八、研究的结论及建议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附录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