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8-12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实时监控系统的原理及方案 | 第13-25页 |
2.1 惯性器件测试技术 | 第13-15页 |
2.1.1 惯性器件测试原理 | 第13-14页 |
2.1.2 惯性平台实时监控系统功能 | 第14-15页 |
2.2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的监测量数据评价模型 | 第15-20页 |
2.2.1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 | 第15-17页 |
2.2.2 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设计原理 | 第17-20页 |
2.3 惯性平台实时监控系统总体方案 | 第20页 |
2.4 实时监控系统硬件构成 | 第20-22页 |
2.5 实时监控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 第22-24页 |
2.6 本章小节 | 第24-25页 |
第三章 VxWorks的环境搭建及任务调度 | 第25-42页 |
3.1 VxWorks启动过程 | 第26-31页 |
3.1.1 VxWorks操作系统的BSP | 第26页 |
3.1.2 VxWorks操作系统启动方式 | 第26-28页 |
3.1.3 下载方式的VxWorks系统启动过程 | 第28-31页 |
3.2 VxWorks内核分析 | 第31-37页 |
3.2.1 系统的中断管理 | 第32页 |
3.2.2 任务管理及调度算法 | 第32-35页 |
3.2.3 任务间通信 | 第35-37页 |
3.3 基于QT的VxWorks图形分析 | 第37-41页 |
3.3.1 WindML媒体库组件的配置和编译 | 第37-38页 |
3.3.2 VxWorks下QT开发及编译环境的搭建 | 第38-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惯性平台监控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42-65页 |
4.1 硬件调用层 | 第43-48页 |
4.1.1 平台初始化模块 | 第43-44页 |
4.1.2 软总线模块 | 第44-45页 |
4.1.3 数据接收模块 | 第45-48页 |
4.2 任务管理层 | 第48-52页 |
4.2.1 命令逻辑管理模块 | 第48-50页 |
4.2.2 时钟管理模块 | 第50-51页 |
4.2.3 周期任务管理模块 | 第51页 |
4.2.4 参数管理模块 | 第51-52页 |
4.3 应用层 | 第52-55页 |
4.3.1 自动测试模块 | 第52-54页 |
4.3.2 手动测试流程 | 第54页 |
4.3.3 数据存储模块 | 第54-55页 |
4.4 界面显示层 | 第55-64页 |
4.4.1 界面显示模块 | 第56-58页 |
4.4.2 平台监测模块 | 第58-59页 |
4.4.3 数据解析模块 | 第59-60页 |
4.4.4 监测量评价模型设计 | 第60-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实时监控系统测试与分析 | 第65-75页 |
5.1 实时性验证 | 第65-66页 |
5.1.1 1553 B总线周期任务 | 第65-66页 |
5.1.2 高速串口周期任务 | 第66页 |
5.2 功能及可靠性验证 | 第66-69页 |
5.2.1 程控功能测试 | 第66-67页 |
5.2.2 自动测试流程测试 | 第67页 |
5.2.3 CPU负载率测试 | 第67-68页 |
5.2.4 存储负载测试 | 第68-69页 |
5.3 监测量评价模型的算例验证 | 第69-74页 |
5.3.1 监测量指标隶属度求取 | 第69-71页 |
5.3.2 评价指标权重的求取 | 第71-73页 |
5.3.3 评价结果的合成和求取 | 第73页 |
5.3.4 评价结果分析 | 第73-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总结 | 第75页 |
展望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