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6-17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9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9页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一、广州市属高职院校 | 第19-20页 |
二、专业设置 | 第20页 |
三、适应性 | 第20页 |
四、产教融合 | 第20-22页 |
第二章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适应性理论分析 | 第22-28页 |
第一节 区域产业与高职专业设置的关系 | 第22-24页 |
一、产业决定专业设置的种类及结构 | 第22-23页 |
二、专业设置推动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 第23-24页 |
第二节 “纳什均衡”与高职专业设置 | 第24-26页 |
一、“纳什均衡”经典案例——囚徒困境 | 第24-25页 |
二、基于利益共同体深化专业设置合作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均衡理论与高职专业设置 | 第26-28页 |
一、劳动力市场均衡理论 | 第26-27页 |
二、融合利益相关方削弱专业供需结构性矛盾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广州市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现状 | 第28-61页 |
第一节 广州市三次产业发展现状 | 第28-42页 |
一、广州市三次产业总体现状 | 第28-31页 |
二、广州市三次产业发展特点 | 第31-39页 |
三、广州市三次产业人才需求现状 | 第39-42页 |
第二节 广州市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总体现状 | 第42-46页 |
一、专业数 | 第43-44页 |
二、专业布点数 | 第44-45页 |
三、专业计划招生数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广州市属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 第46-61页 |
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 第47-49页 |
二、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 第49-51页 |
三、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 第51-61页 |
第四章 广州市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适应性分析 | 第61-68页 |
第一节 广州市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总体适应性 | 第61-64页 |
一、专业设置基本满足三次产业需求 | 第61-62页 |
二、专业设置结构性矛盾明显 | 第62-63页 |
三、专业设置同质化 | 第63-64页 |
第二节 广州市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三次产业适应性 | 第64-68页 |
一、第一产业专业设置滞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 | 第64-65页 |
二、第二产业专业设置逐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 第65-66页 |
三、第三产业专业设置过度超前产业发展需求 | 第66-68页 |
第五章 广州市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适应性策略 | 第68-79页 |
第一节 优化专业设置顶层设计 | 第68-70页 |
一、完善广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政策 | 第68-69页 |
二、搭建专业信息共享平台 | 第69-70页 |
第二节 深化校企合作改革 | 第70-74页 |
一、拓宽企业参与领域 | 第70-72页 |
二、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 第72-74页 |
第三节 加强特色品牌专业设置 | 第74-79页 |
一、立足广州市行业发展趋势 | 第74-76页 |
二、扩大特色品牌专业群优势 | 第76-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