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一、引论 | 第6-9页 |
二、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 第9-12页 |
(一) 学生对诗歌审美活动存在畏难心理 | 第9-10页 |
(二)有的教师对诗歌审美教学认识程度不够 | 第10页 |
(三)教师诗歌审美教学不能厚积薄发 | 第10-11页 |
(四) 诗歌审美活动中师生互动不充分 | 第11页 |
(五) 对学生课外诗歌审美活动不够重视 | 第11-12页 |
(六) 诗歌审美教学研究开展得不够充分 | 第12页 |
三、诗歌审美教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 第12-16页 |
(一) 教师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 | 第12-13页 |
(二) 教师要有神圣的使命感 | 第13-14页 |
(三) 教师要有强烈的时代感 | 第14页 |
(四) 教师要使自己成为诗化的语文教师 | 第14-15页 |
(五) 教师要使自己成为诗歌审美教学的乐之者 | 第15-16页 |
四、提高诗歌审美教学水平的应对策略 | 第16-23页 |
(一) 以读为切入点,积淀丰厚的诗歌审美知识 | 第17-18页 |
(二) 以品味感悟为出发点,加强诗歌审美修养 | 第18-19页 |
(三) 努力培养学生想象与联想思维能力 | 第19-20页 |
(四) 丰富诗歌教学内涵,提升审美教学水平 | 第20-22页 |
(五) 铸炼诗歌审美语言,提高语言艺术水平 | 第22-23页 |
五、关于诗歌审美教学的几点构想 | 第23-28页 |
(一) 教师要有细密的诗歌审美教学计划 | 第23-24页 |
(二) 教师要把住朗读记识关 | 第24-25页 |
(三) 教师要搞好诗歌审美教学集体研究 | 第25-26页 |
(四) 语文教师要形成教学合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诗歌审美活动 | 第26-28页 |
结束语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