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5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第13-19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3-1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9页 |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22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第22-31页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第22-26页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第26-30页 |
三、文献的评价 | 第30-31页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31-32页 |
一、研究对象独特 | 第31-32页 |
二、研究视角新 | 第32页 |
第六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32-35页 |
一、阅读 | 第32页 |
二、课外阅读 | 第32-33页 |
三、课外阅读能力 | 第33页 |
四、课外阅读积累的内涵 | 第33页 |
五、小学生课外阅读 | 第33-34页 |
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 第34-35页 |
第二章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性质与意义 | 第35-41页 |
第一节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性质体现 | 第35-38页 |
一、主体性 | 第35-36页 |
二、能动性 | 第36页 |
三、体验性 | 第36-37页 |
四、渐进性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小学生开展语文课外阅读的意义 | 第38-41页 |
一、有利于提升阅读的趣味性 | 第38页 |
二、有利于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 第38-39页 |
三、有利于促进小学生个体健康发展 | 第39-40页 |
四、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智力的开发 | 第40页 |
五、有利于陶冶思想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 | 第40-41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41-45页 |
一、课外阅读是语文知识经验的积累 | 第41页 |
二、课外阅读是文化生活经验的积累 | 第41页 |
三、加涅的积累学习理论 | 第41-42页 |
四、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内化理论 | 第42页 |
五、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第42-43页 |
六、合作教育学理论 | 第43-45页 |
第四章 调查研究 | 第45-57页 |
第一节 关于调查的情况说明 | 第45-48页 |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第45-46页 |
二、调查内容 | 第46页 |
三、调查方法 | 第46-48页 |
第二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48-57页 |
一、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认知情况 | 第48-49页 |
二、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 | 第49页 |
三、学生课外阅读习惯 | 第49-51页 |
四、学生课外阅读时间 | 第51-52页 |
五、学生对课外阅读书籍的选择 | 第52-53页 |
六、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支持与指导 | 第53-54页 |
七、学生课外阅读的资源 | 第54-55页 |
八、调查结论 | 第55-57页 |
第五章 八道哨小学生课外阅读问题成因分析 | 第57-63页 |
第一节 社会方面 | 第57-59页 |
一、地域经济发展落后 | 第57-58页 |
二、社会环境、舆论、导向对课外阅读的负面影响 | 第58-59页 |
第二节 学校方面 | 第59-60页 |
一、学校缺乏科学管理 | 第59页 |
二、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 | 第59-60页 |
第三节 家庭方面 | 第60-61页 |
第四节 学生方面 | 第61-63页 |
第六章 八道哨小学生课外阅读问题解决对策 | 第63-75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63-64页 |
一、亲师的含义 | 第63页 |
二、共同培养的含义 | 第63-64页 |
第二节 亲师共同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 | 第64-65页 |
一、接力法 | 第64页 |
二、家庭阅读竞赛 | 第64-65页 |
三、角色换位法 | 第65页 |
四、课前故事会 | 第65页 |
第三节 亲师共同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阅读的方法 | 第65-66页 |
一、童年示范法 | 第65页 |
二、榜样引领法 | 第65-66页 |
第四节 培养小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式的技能 | 第66-67页 |
一、丰富阅读方式 | 第66页 |
二、掌握阅读技能 | 第66-67页 |
第五节 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 第67-69页 |
一、学校制度建设层面 | 第67-68页 |
二、家庭环境影响层面 | 第68-69页 |
第六节 整合多方面的阅读资源 | 第69-71页 |
一、建立完善的校级借阅制度 | 第69-70页 |
二、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阅读资源 | 第70页 |
三、建立完善多媒体教室,科学利用网络资源和新媒体 | 第70页 |
四、动员全校师生积极捐书,互通有无 | 第70-71页 |
五、与城区或兄弟学校互帮互助,共享资源 | 第71页 |
第七节 科学检测小学生课外阅读成效的方法 | 第71-75页 |
一、全周期评价 | 第71-72页 |
二、多角度评价 | 第72页 |
三、多主体评价 | 第72-73页 |
四、发展性评价 | 第73-74页 |
五、将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数量纳入到期末考核 | 第74-7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8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75-76页 |
第二节 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附录 | 第81-87页 |
附录 A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第81-84页 |
附录 B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问卷(家长卷) | 第84-86页 |
附录 C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访谈提纲(教师卷) | 第86-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