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基于少数民族地方发展教育需求的地理课程设计--以澜沧县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研究概述第8-21页
    第一节 选题缘由第8-9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地选择第11-12页
        一、研究方法第11页
        二、实地调研地的选择第11-12页
    第四节 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2-21页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2-16页
        二、理论基础及取向分析第16-21页
第二章 少数民族地方地理课程设计现状——以澜沧县为例第21-27页
    第一节 澜沧县基本情况介绍第21-24页
        一、社会经济与民族文化发展状况第21-22页
        二、澜沧县教育发展状况第22-24页
    第二节 澜沧县地理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第24-27页
        一、对地理课程标准“吃”不透第24页
        二、地理课程设计的能力缺乏第24-25页
        三、地理课程设计脱离当地教育需求,缺乏民族特色第25-26页
        四、评价滞后第26-27页
第三章 澜沧县地方地理课程内容设计第27-32页
    第一节 澜沧县地方地理课程设计的原则第27-28页
        一、符合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需求原则第27页
        二、发展性原则第27-28页
        三、经济性原则第28页
    第二节 澜沧县地方地理课程的设计内容第28-32页
        一、地方地理课程的目标结构第28-29页
        二、地方地理课程的内容结构第29页
        三、地方地理教学方式方法第29-30页
        四、地方地理课程的评价方式第30-32页
第四章 澜沧县地方地理课程执行策略分析第32-41页
    第一节 政策保障是前提第32-34页
        一、国家教育政策的宏观调整第32-33页
        二、地方政府政策的扶持第33-34页
        三、学校的鼓励与支持第34页
    第二节地方地理课程设计中观念转变是关键第34-37页
        一、教师观念的转变第34-35页
        二、学生观念的转变第35-36页
        三、师生关系的转变第36页
        四、评价观念的转变第36-37页
    第三节 教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基础第37-39页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第37-38页
        二、加强外部培训第38-39页
    第四节 对民族地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保障第39-41页
        一、对民族语言文化的开发利用第39-40页
        二、对民族地方宗教文化的开发利用第40页
        三、关注生产生活知识与技能的开发利用第40-41页
结束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学位攻读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取得的成果第44-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
下一篇:高中思想政治课强化制度自信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