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8-19页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9-22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2 并购绩效的理论基础 | 第22-27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2.1.1 并购 | 第22页 |
2.1.2 并购绩效 | 第22-23页 |
2.1.3 并购交易特征 | 第23-24页 |
2.2 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2.2.1 协同效应理论 | 第24-25页 |
2.2.2 风险分担理论 | 第25-26页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6-27页 |
3 上市公司并购交易特征现状分析 | 第27-33页 |
3.1 并购规模现状分析 | 第27-28页 |
3.2 并购支付方式现状分析 | 第28-29页 |
3.3 交易规模现状分析 | 第29-30页 |
3.4 关联并购现状分析 | 第30-31页 |
3.5 并购类型现状分析 | 第31-3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并购交易特征对并购绩效的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第33-37页 |
4.1 并购支付方式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分析 | 第33-34页 |
4.2 交易规模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分析 | 第34页 |
4.3 关联并购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分析 | 第34-35页 |
4.4 并购类型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分析 | 第35-3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5 实证分析 | 第37-54页 |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7-38页 |
5.2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第38-39页 |
5.2.1 变量选取 | 第38-39页 |
5.2.2 模型构建 | 第39页 |
5.3 运用因子分析法衡量并购绩效 | 第39-47页 |
5.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40-41页 |
5.3.2 标准化处理 | 第41页 |
5.3.3 KMO值与Bartlett's球形检验 | 第41-42页 |
5.3.4 因子命名 | 第42-43页 |
5.3.5 因子得分与并购绩效总得分 | 第43-46页 |
5.3.6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分析 | 第46-47页 |
5.4 并购交易特征对并购绩效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47-52页 |
5.4.1 描述性统计 | 第47-48页 |
5.4.2 多元回归分析 | 第48-51页 |
5.4.3 实证结果 | 第51-5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4-5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4-55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附录 | 第64-68页 |
附录1 因子分析中11个财务指标的部分原始数据 | 第64-66页 |
附录2 并购交易特征、并购绩效差值的部分原始数据 | 第66-68页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以及参与的科研课题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