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2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1.4.1 关于物理新高考的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4.2 选考制度下,关于大学物理教学方面的文献分析 | 第14-19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概述 | 第19-28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1.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9-20页 |
2.1.2 教育系统理论 | 第20-21页 |
2.1.3 教育评价概述 | 第21-22页 |
2.2 新高考政策的概述 | 第22-28页 |
2.2.1 新高考政策下考试制度的概述 | 第22-26页 |
2.2.2 新高考政策下招录制度的概述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新高考政策下物理学科面临的困境 | 第28-41页 |
3.1 物理选考人数大幅下降 | 第28-31页 |
3.2 中学物理教师需求量下降 | 第31页 |
3.3 大学物理相关专业学生物理基础减弱 | 第31-41页 |
3.3.1 浙江省物理学考与选考知识结构的差异比较 | 第31-38页 |
3.3.2 上海市物理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知识结构的差异比较 | 第38-41页 |
第四章 新高考政策下物理学科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41-54页 |
4.1 物理学科自身和高中教学方法的影响 | 第41-43页 |
4.1.1 物理学科偏难的特性 | 第41-42页 |
4.1.2 高中教学方法的影响 | 第42-43页 |
4.2 新高考政策下等级赋分制的影响 | 第43-47页 |
4.3 新高考政策下大学限考科目的影响 | 第47-54页 |
第五章 新高考政策下大学物理课程的对策分析 | 第54-62页 |
5.1 大学理工科专业录取要求上的对策 | 第54-55页 |
5.2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内容上的对策 | 第55-57页 |
5.3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方法上的对策 | 第57-60页 |
5.4 物理师范生培养上的对策 | 第60-6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5页 |
6.1 研究的结论 | 第62-63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 | 第71-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