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室下的可视化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智慧教室 | 第12-13页 |
1.2.2 可视化教学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25页 |
2.1 智慧教室研究概述 | 第16-18页 |
2.1.1 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2.1.2 主要特征 | 第17-18页 |
2.2 可视化教学相关研究 | 第18-23页 |
2.2.1 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2.2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2.3 表征方式 | 第22-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智慧教室下的可视化教学模型构建 | 第25-31页 |
3.1 基于starC教学系统的智慧教室 | 第25-27页 |
3.2 智慧教室下的可视化教学模型构建 | 第27-3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智慧教室下的可视化教学设计研究 | 第31-41页 |
4.1 可视化教学设计理念分析 | 第31-33页 |
4.1.1 合理的视觉表征 | 第31-32页 |
4.1.2 双轨的图文共显 | 第32页 |
4.1.3 多端的交互互动 | 第32页 |
4.1.4 丰富的功能拓展 | 第32-33页 |
4.2 基于知识分类的可视化教学设计 | 第33-37页 |
4.2.1 概念型知识 | 第34-35页 |
4.2.2 过程型知识 | 第35-36页 |
4.2.3 技能型知识 | 第36-37页 |
4.3 基于课堂模式的可视化教学设计 | 第37-40页 |
4.3.1 传授式课堂 | 第37-38页 |
4.3.2 探究式课堂 | 第38-39页 |
4.3.3 协作式课堂 | 第39-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基于初中地理课堂的应用分析与评价 | 第41-48页 |
5.1 智慧教室课堂互动分析系统研究 | 第41-43页 |
5.2 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 | 第43-46页 |
5.2.1 课堂交互行为编码 | 第43-44页 |
5.2.2 案例分析与评价 | 第44-4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51页 |
6.1 研究创新点 | 第48-49页 |
6.2 问题与不足 | 第49页 |
6.3 后续研究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55-5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