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卓越教师内涵特征及培养途径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2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1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2章 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2.1 卓越教师的相关概念 | 第12页 |
2.2 卓越教师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2-18页 |
2.2.1 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4-17页 |
2.2.2 国际学者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7-18页 |
第3章 中学物理卓越教师角色特征 | 第18-28页 |
3.1 物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 | 第18-20页 |
3.2 中学物理卓越教师角色内涵 | 第20-24页 |
3.2.1 中学物理卓越教师的示范性 | 第20-21页 |
3.2.2 中学物理卓越教师的创造性特征 | 第21-22页 |
3.2.3 中学物理卓越教师的复杂性特征 | 第22-23页 |
3.2.4 中学物理卓越教师的艺术性特征 | 第23-24页 |
3.3 中学物理卓越教师的核心要求 | 第24-28页 |
3.3.1 思想维度-引导想象 | 第25-26页 |
3.3.2 能力体系-实践创新 | 第26-28页 |
第4章 物理卓越中学教师在校培养途径 | 第28-62页 |
4.1 高校现行物理免费师范生培养方法成果调查 | 第28-36页 |
4.1.1 发放问卷,进行访谈 | 第28-29页 |
4.1.2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9-36页 |
4.2 已有培养方法的不足之处 | 第36-37页 |
4.3 针对提高物理卓越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 第37-62页 |
4.3.1 提高物理师范生想象力的培养途径 | 第37-45页 |
4.3.2 提高物理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途径 | 第45-50页 |
4.3.3 中学物理卓越教师课堂设计举例 | 第50-62页 |
第5章 中学物理卓越教师在职培养途径 | 第62-70页 |
5.1 中学物理在职教师成长需求调查 | 第62-64页 |
5.2 中学物理在职教师成长培养方法的不足 | 第64-65页 |
5.3 针对推动中学物理教师走向卓越的若干策略 | 第65-70页 |
5.3.1 重视学习科技前沿 | 第65-66页 |
5.3.2 反思自我思维定式 | 第66-67页 |
5.3.3 借助政府高校平台 | 第67-68页 |
5.3.4 参与全新模式赛教 | 第68-70页 |
第6章 总结 | 第70-72页 |
6.1 结论 | 第70-71页 |
6.2 创新之处 | 第71页 |
6.3 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录 | 第76-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