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课程论文

高中机器人竞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高中机器人竞赛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第8-17页
    1.1 机器人教育概述第8-12页
        1.1.1 国外机器人教育现状第9页
        1.1.2 国内机器人教育现状第9-10页
        1.1.3 国内文献综述第10-12页
    1.2 机器人竞赛现状第12-16页
        1.2.1 国际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项目第13-14页
        1.2.2 国内中小学机器人赛事第14-15页
        1.2.3 机器人竞赛在机器人教育方面意义第15-16页
    1.3 机器人竞赛课程开发的意义第16-17页
第2章 高中机器人竞赛校本课程的开发第17-28页
    2.1 机器人竞赛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第17-22页
        2.1.1 校本课程第17页
        2.1.2 课程标准第17-19页
        2.1.3 建构主义第19-20页
        2.1.4 多元智能理论第20-22页
    2.2 本市机器人活动开展现状第22-24页
        2.2.1 本市机器人活动开设情况第22-23页
        2.2.2 机器人竞赛教学中的问题第23-24页
            1. 学校关注度高,但教学资源不足第23页
            2. 教师倾心付出,但缺乏专业化成长第23-24页
            3. 学生感兴趣,但缺乏系统的课程第24页
    2.3 高中机器人竞赛校本课程的设计第24-28页
        2.3.1 高中机器人竞赛校本课程的目标第24-26页
        2.3.2 高中机器人竞赛校本课程的教学对象第26页
        2.3.3 高中机器人竞赛校本课程的教学组织第26页
        2.3.4 高中机器人竞赛校本课程的设置第26-27页
        2.3.5 高中机器人竞赛校本课程教材的设计第27-28页
第3章 我校高中机器人竞赛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第28-41页
    3.1 我校高中机器人竞赛校本课程开发内容的选择第28-30页
    3.2 我校高中机器人竞赛校本课程实施的策略第30-32页
        3.2.1 建立科学的课程计划,保证教学的实施第30页
        3.2.2 利用有限资源创造更多硬件条件第30-31页
        3.2.3 选好有潜质学生,因材施教第31-32页
        3.2.4 建立市级活动中心,整合资源,共同发展第32页
    3.3 我校高中机器人竞赛校本课程教学策略第32-39页
        3.3.1 自浅入深,由普及性教学转向研究性学习第32-33页
        3.3.2 化繁为简,合理安排任务第33-34页
        3.3.3 设立自主创意综合活动,激发学生创造力第34-37页
        3.3.4 以项目任务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第37-38页
        3.3.5 以赛导教,以赛促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第38-39页
    3.4 我校高中机器人竞赛校本课程的教学评价第39-41页
第4章 高中机器人竞赛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成果第41-44页
    4.1 高中机器人竞赛校本课程实践成果第41-42页
        4.1.1 学生的综合能力获得提高第41页
        4.1.2 辅导教师在课程中不断成长第41-42页
        4.1.3 实践创新第42页
    4.2 高中机器人竞赛校本课程的思考第42-44页
第5章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移动通信用低损耗声表面波滤波器
下一篇:社交网站的使用对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影响研究--以成都地区大学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