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缘起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1.2.1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1.1.2.2 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研究思路与理论框架 | 第18-2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1.4 研究目的与创新点 | 第20-21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自我表露与自我认同构建的必要性 | 第21-32页 |
2.1 自我表露的概念 | 第21-22页 |
2.1.1 自我概念 | 第21-22页 |
2.1.2 自我表露的含义 | 第22页 |
2.2 自我认同的概念 | 第22-25页 |
2.2.1 认同的含义 | 第22-23页 |
2.2.2 自我认同的含义 | 第23-25页 |
2.3 自我认同的构建 | 第25-32页 |
2.3.1 自我认同的传统构建途径 | 第25-28页 |
2.3.2 自我认同构建的新平台--社交网站 | 第28-32页 |
第三章 研究问题及方法 | 第32-43页 |
3.1 研究模型构建 | 第32-33页 |
3.2 研究问题与假设 | 第33-37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37-43页 |
3.3.1 研究对象 | 第37页 |
3.3.2 问卷设计 | 第37-38页 |
3.3.3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及测量 | 第38-41页 |
3.3.3.1 控制变量--性别、年龄及教育水平 | 第38页 |
3.3.3.2 自变量--动机与行为 | 第38-40页 |
3.3.3.3 中介变量--自我表露 | 第40页 |
3.3.3.4 因变量--自我认同 | 第40-41页 |
3.3.4 研究抽样与实施 | 第41页 |
3.3.5 统计方法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成都地区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动机与行为 | 第43-51页 |
4.1 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动机的分析 | 第43-46页 |
4.1.1 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动机的描述统计分析 | 第43-44页 |
4.1.2 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动机的信度分析 | 第44-45页 |
4.1.3 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动机的因子分析 | 第45-46页 |
4.2 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行为的分析 | 第46-49页 |
4.2.1 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行为的描述统计分析 | 第46-47页 |
4.2.2 男女生在不同使用行为中所占比重 | 第47-49页 |
4.3 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动机与使用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动机与使用行为对自我认同感的影响 | 第51-62页 |
5.1 大学生自我表露情况的分析 | 第51-52页 |
5.1.1 大学生自我表露的描述统计分析 | 第51页 |
5.1.2 大学生自我表露的信度分析 | 第51-52页 |
5.2 大学生自我认同情况的分析 | 第52-53页 |
5.2.1 大学生自我认同的描述统计分析 | 第52页 |
5.2.2 大学生自我认同的信度分析 | 第52-53页 |
5.3 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动机和行为与自我表露、自我认同的相关性分析 | 第53-55页 |
5.3.1 大学生自我表露和自我认同的相关性分析 | 第53页 |
5.3.2 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动机与自我表露、自我认同的相关性分析 | 第53-54页 |
5.3.3 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行为与自我表露、自我认同的相关性分析 | 第54-55页 |
5.4 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动机和行为与自我表露、自我认同的回归分析 | 第55-62页 |
5.4.1 自我表露与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动机与行为的回归分析 | 第56-57页 |
5.4.2 自我认同与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动机与行为的回归分析 | 第57-59页 |
5.4.3 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动机、行为与自我表露对自我认同的回归分析 | 第59-62页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第62-6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2-65页 |
6.1.1 大学生社交网站用户的主要使用动机 | 第62-63页 |
6.1.2 大学生社交网站用户的使用行为 | 第63页 |
6.1.3 大学生社交网站用户的使用动机和使用行为直接或间接影响自我认同 | 第63-65页 |
6.1.3.1 大学生社交网站用户的使用动机和使用行为对自我认同感的直接影响 | 第64页 |
6.1.3.2 大学生社交网站用户的使用动机和使用行为对自我认同感的间接影响 | 第64-65页 |
6.2 研究局限与建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附录: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动机与行为对自我认同感影响的调查问卷 | 第72-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