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翻译视角下日语借词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0页 |
1.2 前期研究 | 第10-14页 |
1.2.1 奈达的翻译等价理论 | 第11-12页 |
1.2.2 柳父章宝石盒理论 | 第12-14页 |
第2章 异化翻译 | 第14-19页 |
2.1 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策略 | 第14-15页 |
2.2 鲁迅的异化翻译策略 | 第15-18页 |
2.2.1 “异化”翻译观的缘起 | 第15-16页 |
2.2.2 鲁迅异化翻译的主张 | 第16-18页 |
2.3 功能对等和异化翻译 | 第18-19页 |
第3章 日语借词 | 第19-28页 |
3.1 东汉到晚清史书典籍中的日语借词 | 第19-20页 |
3.1.1 日名借词 | 第19页 |
3.1.2 日语汉字词 | 第19-20页 |
3.1.3 小结 | 第20页 |
3.2 新中国成立前的翻译活动与日语借词 | 第20-25页 |
3.2.1 访日游记中的日语借词 | 第20-21页 |
3.2.2 留日作家作品中的日语借词 | 第21-22页 |
3.2.3 日书翻译中的日语借词 | 第22-24页 |
3.2.4 小结 | 第24-25页 |
3.3 中国现代翻译中的日语借词 | 第25-28页 |
3.3.1 社会现象词汇 | 第25页 |
3.3.2 生活类词语 | 第25-26页 |
3.3.3 汉语旧词复活 | 第26-27页 |
3.3.4 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借词翻译策略 | 第28-32页 |
4.1 音译 | 第28页 |
4.2 直接引用 | 第28-30页 |
4.2.1 日语专有名词 | 第28-29页 |
4.2.2 社会现象词汇 | 第29-30页 |
4.3 借用并存 | 第30-31页 |
4.4 借用加注释 | 第31页 |
4.5 小结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