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9-10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1.2.1 学术理论价值 | 第10页 |
1.2.2 现实指导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第二章 情感教学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2.1 情感的概念 | 第15-16页 |
2.1.1 情感的概念 | 第15页 |
2.1.2 认知与情感的关系 | 第15-16页 |
2.1.3 情感教学的界定 | 第16页 |
2.1.4 情感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 第16页 |
2.2 情感教学的特征 | 第16-18页 |
2.2.1 方法的科学性 | 第16-17页 |
2.2.2 学生的适应性 | 第17页 |
2.2.3 学习的创造性 | 第17-18页 |
2.2.4 学习的趣味性 | 第18页 |
2.3 化学情感教学的目标分类 | 第18-19页 |
2.4 中学化学新课程渗透情感教学的必要性 | 第19-21页 |
2.4.1 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 第19-20页 |
2.4.2 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 第20页 |
2.4.3 有利于调节认知过程,融洽师生关系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影响中学生化学学习的情感因素及实施情感教学的必要性 | 第21-27页 |
3.1 影响学生化学学习情感的主要因素 | 第21-24页 |
3.1.1 明确的学习动机 | 第21页 |
3.1.2 浓厚的学习兴趣 | 第21-23页 |
3.1.3 坚韧的学习意志 | 第23-24页 |
3.1.4 良好的学习习惯 | 第24页 |
3.2 中学化学教学中导入情感教学法的必要性 | 第24-27页 |
3.2.1 坚持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其具体体现 | 第24页 |
3.2.2 加强德育教育及精神培养是其重要任务 | 第24-25页 |
3.2.3 是深化体现技术、科学、社会间关系的有效方式 | 第25页 |
3.2.4 是创新化学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途径 | 第25-27页 |
第四章 高中化学情感教学的教学目标及策略 | 第27-39页 |
4.1 中学化学实施情感教学的教学目标 | 第27-28页 |
4.2 中学化学教学中情感教学法实施的途径 | 第28-32页 |
4.2.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28-29页 |
4.2.2 紧密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 第29-30页 |
4.2.3 在化学教学中创设人文教育情境 | 第30-32页 |
4.3 中学化学教学中情感教学法实施的策略 | 第32-37页 |
4.3.1 了解学生特点,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 | 第33-34页 |
4.3.2 运用实践活动,营造教学活动的情境 | 第34-35页 |
4.3.3 整合教学资源,重视情感资源的开发 | 第35-36页 |
4.3.4 立足生活实践,加强教师的情感投入 | 第36-37页 |
4.4 需要继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 第37-39页 |
4.4.1 创设教学情境与学校教学的关系 | 第38页 |
4.4.2 创设教学情境与态度教育的关系 | 第38页 |
4.4.3 创设教学情境与学习阶段的关系 | 第38-39页 |
第五章 中学化学教学中情感培养的个案研究 | 第39-45页 |
5.1 中学化学教学中情感教学法的教学实践 | 第39-41页 |
5.2 中学化学教学实施情感教学法的教学成效 | 第41-43页 |
5.2.1 学生在学习化学方面有较大兴趣 | 第42页 |
5.2.2 学生自主学习、增强主体意识 | 第42-43页 |
5.2.3 提升学习热情,增强自觉性 | 第43页 |
5.3 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的效果与反思 | 第43-45页 |
5.3.1 行动反思 | 第44-45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