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水(裴会村)话语音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1.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0页 |
3. 本课题材料来源的说明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水县和文水方言概况 | 第11-17页 |
·文水县地理、人口和历史沿革 | 第11页 |
·文水方言概况 | 第11-14页 |
·文水方言的内部差异 | 第11-12页 |
·文水裴会村话的语音特点 | 第12-13页 |
·文水裴会村话与城关话的语音差异 | 第13-14页 |
附1 文水县方言分区图 | 第14-15页 |
附2 本文的音标符号说明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单字音系 | 第17-36页 |
·声韵调 | 第17-19页 |
·声母 | 第17页 |
·韵母 | 第17-18页 |
·声调 | 第18-19页 |
·声韵调配合关系 | 第19-30页 |
·声韵配合关系 | 第19页 |
·声韵调配合关系 | 第19-30页 |
·文白异读 | 第30-36页 |
·规律异读 | 第31-35页 |
·不规律异读 | 第35-36页 |
第三章 语流音变 | 第36-47页 |
·两字组的连读变调 | 第36-42页 |
·非重叠重重型两字组的连读变调 | 第36-37页 |
·非重叠重轻型两字组的连读变调 | 第37-42页 |
·AA 式名词的变调 | 第42页 |
·儿化 | 第42-47页 |
·儿化的作用 | 第43页 |
·儿化的读音 | 第43页 |
·儿化的变调 | 第43-47页 |
第四章 历史音变 | 第47-63页 |
·文水(裴会村)话的声韵调与中古音的关系 | 第47-58页 |
·声母与中古音的关系 | 第47-50页 |
·韵母与中古音的关系 | 第50-58页 |
·声调与中古音的关系 | 第58页 |
·从裴会村话内部新老派的语音差异看历史音变 | 第58-63页 |
·发音合作人情况交待 | 第58页 |
·从新老派的语音差异看历史音变 | 第58-63页 |
第五章 裴会村话的过渡型方言特点 | 第63-66页 |
·声调 | 第63页 |
·平声是否分阴阳 | 第63页 |
·次浊入的归属 | 第63页 |
·声母 | 第63-64页 |
·精、知庄章组声母的读音 | 第63-64页 |
·非敷奉母的读音 | 第64页 |
·韵母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附:文水(裴会村)话同音字汇 | 第66-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个人简历 | 第85页 |
在学期间所参加研究项目 | 第85页 |
在学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