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教育与其他科学的关系、教育学分支论文

如何衡量教育产出?--经合组织《教育概览》产出指标分析及启示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6页
    一、研究问题与意义第10-13页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0-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文献综述第13-23页
        (一) 教育产出相关研究第13-19页
        (二) 教育指标相关研究第19-23页
    三、概念界定第23-26页
        (一) 教育产出第23-24页
        (二) 教育指标第24-26页
第二章 研究设计和分析框架第26-38页
    一、研究对象第26-27页
    二、研究问题第27-28页
    三、分析框架第28-33页
        (一) 主体层面第29-32页
        (二) 主题层面第32-33页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第33-38页
        (一) 资料收集第34-35页
        (二) 资料整理和文本选取第35-37页
        (三) 文本编码第37-38页
第三章 个人层面教育产出第38-55页
    一、个人层面教育产出指标衡量的内容第38-48页
        (一) 个人获得的教育产出:对学生学业成绩和素养水平的衡量第39-42页
        (二) 个人教育产出的差异第42-44页
        (三) 导致个人教育产出差异的影响因素第44-48页
    二、个人教育产出指标的历史发展第48-53页
        (一) 从分数到素养第48-49页
        (二) 从关注个人产出结果差异到关注形成差异的原因第49-53页
    三、个人教育产出的特征第53-55页
        (一) 关注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第53-54页
        (二) 关注教育是否推动社会阶层流动第54-55页
第四章 组织层面教育产出第55-71页
    一、组织层面教育产出指标衡量的内容第55-63页
        (一) 毕业率:劳动力市场的人力投入第56-62页
        (二) 高等教育毕业率影响因素第62-63页
    二、组织层面教育产出指标的历史发展第63-69页
        (一) 关注毕业率:劳动力市场的人才储备量第63-65页
        (二) 从关注当前毕业率到关注教育机构自身发展第65-69页
    三、组织层面教育产出的特征第69-71页
        (一) 强调教育为市场供应劳动力第69页
        (二) 关注高等教育机构是否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第69-71页
第五章 社会层面教育产出第71-91页
    一、社会层面产出指标衡量的内容第71-82页
        (一) 教育对人口整体素质的影响:成年人口受教育程度第72-74页
        (二) 教育对经济的影响:受教育水平和经济产出相关第74-80页
        (三) 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受教育水平和社会产出的相关第80-82页
    二、社会层面教育产出指标的历史发展第82-88页
        (一) 强调教育带来的经济收益:教育促进人力资本发展第82-84页
        (二) 关注社会产出结果:开始关注人的发展第84-88页
    三、社会层面教育产出的特征第88-91页
        (一) 主要关注教育对经济收益的推动作用第88-89页
        (二) 开始关注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第89-9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第91-102页
    一、经合组织衡量教育产出的方式及特征第91-97页
        (一) 从个人、组织和社会三个层面衡量教育产出第91-92页
        (二) 由强调教育的经济产出,逐步转向关注教育的社会产出第92-95页
        (三) 借助衡量教育产出反映教育问题和教育政策需求第95-96页
        (四) 主要衡量教育产出的数量增长,对教育质量的衡量较少第96-97页
    二、研究启示与建议第97-102页
        (一) 衡量教育产出需要确立理论基础和分析模式第98-99页
        (二) 衡量教育产出时应增强问题指向性和政策引领性第99-100页
        (三) 开发更多测量手段衡量质量层面的教育产出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业拖延现状及干预研究
下一篇:教育中的对话传统及其现代价值--基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实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