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供销管理论文

公平偏好视角下供应链中制造商R&D活动的激励机制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1-24页
    1.1 选题背景与立论依据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4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4-20页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1.3.2 研究现状评述第18-20页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20-23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1.4.2 主要研究方法第21-23页
    1.5 技术路线图第23-24页
2 相关理论基础第24-29页
    2.1 供应链契约理论第24-26页
        2.1.1 批发价格契约第25页
        2.1.2 两部定价契约第25页
        2.1.3 回购契约第25-26页
        2.1.4 收益共享契约第26页
        2.1.5 成本分担契约第26页
    2.2 创新理论第26-27页
    2.3 激励理论第27-28页
    2.4 委托-代理理论第28页
        2.4.1 委托代理理论下的供应链第28页
        2.4.2 委托代理理论下的激励机制第28页
    2.5 公平偏好理论第28-29页
3 供应链中制造商R&D活动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第29-39页
    3.1 供应链中制造商R&D活动激励机制的主客体第29-34页
        3.1.1 主体第29-31页
        3.1.2 客体第31-34页
    3.2 R&D活动激励的目标第34页
    3.3 R&D活动的激励方式第34-37页
        3.3.1 内在激励方式第34-35页
        3.3.2 外在激励方式第35-37页
    3.4 供应链中R&D活动激励机制所存在的问题第37-38页
        3.4.1 供应链中的内部激励问题第37页
        3.4.2 供应链中的外部激励问题第37-38页
    3.5 供应链R&D活动激励机制的效用第38-39页
4 公平偏好行为下供应链中制造商R&D活动的内部激励机制研究第39-47页
    4.1 基本问题描述第39-40页
    4.2 公平偏好模型建立第40-41页
    4.3 公平偏好下关于制造商R&D活动激励机制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第41-47页
        4.3.1 不考虑公平偏好时的stackelberg博弈第41-42页
        4.3.2 考虑公平偏好时模型的构建及求解第42-47页
    4.4 小结第47页
5 公平偏好行为下供应链中制造商R&D活动的外部激励机制研究第47-58页
    5.1 模型假设与参数说明第48-49页
    5.2 不考虑公平偏好时的stackelberg博弈第49-51页
    5.3 考虑公平偏好时模型的构建及求解第51-58页
        5.3.1 仅制造商考虑公平偏好时的stackelberg博弈第51-53页
        5.3.2 仅销售商考虑公平偏好时的stackelberg博弈第53-56页
        5.3.3 双方均具有公平偏好时的Stackelberg博弈第56-58页
    5.4 结论第58页
6 数值模拟分析第58-68页
    6.1 算例分析第58-65页
        6.1.1 供应链中制造商R&D活动的内部激励算例分析第58-62页
        6.1.2 供应链中制造商R&D活动的外部激励算例分析第62-65页
    6.2 结论第65-68页
        6.2.1 关于制造企业R&D活动供应链内部激励的结论第65-67页
        6.2.2 关于制造企业R&D活动供应链外部激励的结论第67-68页
7 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7.1 总结第68-69页
    7.2 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附录第75-80页
致谢第80-8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OSO框架的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分析--以A公司为例
下一篇:TMT公司eHR系统项目范围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