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韩国高中生学习“了”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9-20页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一)选题背景第9页
        (二)选题意义第9-10页
    二、研究现状第10-15页
        (一)动态助词“了1”的研究第10-12页
        (二)语气词“了2”的研究第12-13页
        (三)“了”偏误分析研究第13-15页
    三、相关研究工作第15-20页
        (一)研究内容第15-18页
        (二)理论基础第18页
        (三)研究方法第18-19页
        (四)创新之处第19-20页
第一章 韩国学生“了”的学习情况调查第20-23页
    一、调查对象与语料来源第20-21页
        (一)调查对象第20页
        (二)语料来源第20-21页
    二、调查设计与结果统计第21-23页
        (一)调查设计第21页
        (二)调查结果统计第21-23页
第二章 韩国学生使用“了”的偏误分析第23-31页
    一、“了”过度泛化第23-26页
        (一)动态助词“了1”过度泛化第23-24页
        (二)语气词“了2”过度泛化第24-26页
    二、“了”遗漏第26-28页
        (一)动态助词“了1”遗漏第26-27页
        (二)语气词“了2”遗漏第27-28页
    三、“了”错序第28页
        (一)“了1”替代“了2”第28页
        (二)“了2”替代“了1”第28页
    四、“了”误用第28-30页
        (一)结果补语误用“了”第28-29页
        (二)“是……的”结构误用“了”第29页
        (三)其他形式误用“了”第29-30页
    五、“了”误代第30-31页
        (一)“着”误代“了”第30页
        (二)“的”误代“了”第30页
        (三)“过”误代“了”第30-31页
第三章 韩国学生使用“了”偏误产生的原因第31-35页
    一、学生本身的原因第31-32页
        (一)母语思维的影响第31页
        (二)学生自身学习特点第31-32页
    二、外部因素影响第32-35页
        (一)“了”本身的复杂性第32页
        (二)教材编排的不足第32-33页
        (三)教师教学不足第33-35页
第四章 韩国学生学习“了”的教学策略及反思第35-39页
    一、教学策略第35-37页
        (一)对比教学第35页
        (二)循序渐进教学第35-36页
        (三)情景教学第36-37页
    二、教学反思第37-39页
        (一)教学过程方面第37-38页
        (二)对学生的偏误处理方面第38-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附录第42-46页
后记第46-47页
个人简历第47-48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市部分农村中学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现状调查研究
下一篇:初中小说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研究--以语文版初中教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