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4-15页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6页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6页 |
1.4.2 本文的难点 | 第16-18页 |
2 IPO审计风险概述 | 第18-28页 |
2.1 IPO审计概述 | 第18-20页 |
2.1.1 IPO审计的定义及特点 | 第18-19页 |
2.1.2 注册会计师在IPO审计中的责任 | 第19-20页 |
2.2 IPO审计风险的相关概念 | 第20-25页 |
2.2.1 IPO审计风险的概念 | 第20页 |
2.2.2 IPO审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 第20-21页 |
2.2.3 IPO审计风险因素 | 第21-25页 |
2.3 IPO审计风险防范概述 | 第25-28页 |
2.3.1 IPO审计风险防范的定义 | 第25页 |
2.3.2 IPO审计风险防范的内容 | 第25-26页 |
2.3.3 IPO审计风险防范的意义 | 第26-28页 |
3 R会计师事务所对Z公司IPO审计风险案例分析 | 第28-48页 |
3.1 Z公司IPO审计案例概述 | 第28-30页 |
3.1.1 Z公司的基本情况 | 第28页 |
3.1.2 Z公司IPO案例介绍 | 第28-30页 |
3.2 R会计师事务所IPO审计的基本情况 | 第30-34页 |
3.2.1 R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 第30页 |
3.2.2 R会计师事务所审计Z公司的主要关注点 | 第30-32页 |
3.2.3 R会计师事务所审计Z公司的风险防范流程 | 第32-34页 |
3.3 R会计师事务所在IPO审计风险防范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43页 |
3.3.1 对主营业务情况的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3.3.2 境外销售与收款的审计风险防范中的问题 | 第35-39页 |
3.3.3 存货和成本的审计风险防范中的问题 | 第39-43页 |
3.4 R会计师事务所IPO审计风险防范失效原因分析 | 第43-45页 |
3.4.1 IPO审计项目层面原因分析 | 第43-44页 |
3.4.2 注册会计师层面原因分析 | 第44-45页 |
3.4.3 会计师事务所层面原因分析 | 第45页 |
3.5 案例总结 | 第45-48页 |
4 R会计师事务所加强IPO审计风险防范的建议 | 第48-54页 |
4.1 IPO审计项目角度的风险防范 | 第48-49页 |
4.1.1 执行业务承接标准,慎重选择客户 | 第48页 |
4.1.2 制定完善的审计计划,充分预估各类风险 | 第48-49页 |
4.1.3 采取恰当的审计方法 | 第49页 |
4.2 注册会计师层面的风险防范 | 第49-50页 |
4.2.1 保持职业怀疑能力 | 第49页 |
4.2.2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 第49-50页 |
4.2.3 严格执行审计程序 | 第50页 |
4.3 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的风险防范 | 第50-54页 |
4.3.1 加强行业研究 | 第50页 |
4.3.2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 | 第50-51页 |
4.3.3 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 第51-52页 |
4.3.4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 | 第52-5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