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问题探究方式对协作知识建构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缘由 | 第7-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选题理由 | 第8-9页 |
1.2 概念界定 | 第9-11页 |
1.2.1 两种问题探究方式 | 第9-10页 |
1.2.2 协作知识建构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1-15页 |
1.3.1 知识建构 | 第11-13页 |
1.3.2 协作知识建构 | 第13-15页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5-17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3 研究对象 | 第15-16页 |
1.4.4 研究过程与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两种问题探究方式的形成 | 第17-27页 |
2.1 知识建构课程开展概述 | 第17-21页 |
2.1.1 知识建构课 | 第17-18页 |
2.1.2 知识建构环境 | 第18-21页 |
2.2 两种问题探究方式的内涵 | 第21-27页 |
2.2.1 单问题探究方式 | 第21-23页 |
2.2.2 多问题探究方式 | 第23-24页 |
2.2.3 两种问题探究方式的联系与区别 | 第24-27页 |
第3章 协作知识建构 | 第27-35页 |
3.1 协作知识建构概述 | 第27-29页 |
3.1.1 知识建构的含义 | 第27-28页 |
3.1.2 协作知识建构 | 第28-29页 |
3.2 协作知识建构过程 | 第29-33页 |
3.2.1 Gerry Stahl的十一阶段模型 | 第29-30页 |
3.2.2 甘永成的协作知识建构收敛过程 | 第30-31页 |
3.2.3 构建协作知识建构过程模型 | 第31-33页 |
3.3 两种问题探究方式与协作知识建构的相关分析 | 第33-35页 |
第4章 两种问题探究方式对协作知识建构的不同影响 | 第35-55页 |
4.1 知识论坛数据统计及整体分析 | 第35-36页 |
4.2 内容分析 | 第36-55页 |
4.2.1 构建编码体系 | 第36-37页 |
4.2.2 进行内容编码 | 第37-40页 |
4.2.3 分析过程及结果 | 第40-55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后续研究 | 第55-59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5-57页 |
5.1.1 两种问题探究方式的内涵 | 第55页 |
5.1.2 两种问题探究方式对协作知识建构的影响 | 第55-56页 |
5.1.3 深化协作知识建构的教学策略 | 第56-57页 |
5.2 研究创新 | 第57页 |
5.3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