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机械制造业融资问题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论文结构框架 | 第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3.1 国外研究成果 | 第11-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2. 融资基本理论 | 第16-22页 |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6-17页 |
2.1.1 逆向选择 | 第16-17页 |
2.1.2 道德风险 | 第17页 |
2.2 新融资优序理论 | 第17-18页 |
2.3 金融周期理论 | 第18-20页 |
2.4 银企关系与担保理论 | 第20-22页 |
3. 湖南省机械制造业融资现状分析 | 第22-33页 |
3.1 湖南省机械制造行业情况概述 | 第22-26页 |
3.1.1 湖南省机械制造业基本情况 | 第22-24页 |
3.1.2 湖南省机械制造业的特点和发展态势 | 第24-26页 |
3.2 湖南省机械制造业融资渠道与方式问题分析 | 第26-29页 |
3.2.1 融资方式单一,渠道狭窄 | 第26-28页 |
3.2.2 内部融资无法满足 | 第28页 |
3.2.3 直接融资渠道不畅 | 第28-29页 |
3.2.4 贷款偿还难度大 | 第29页 |
3.3 湖南省机械制造业融资的外部环境问题分析 | 第29-33页 |
3.3.1 信息不对称 | 第29-30页 |
3.3.2 直接融资市场不完善 | 第30-31页 |
3.3.3 担保机制不健全 | 第31-32页 |
3.3.4 银行信贷风险偏好 | 第32-33页 |
4. 湖南省机械制造业六大上市公司融资分析 | 第33-50页 |
4.1 指标的选取 | 第33-37页 |
4.1.1 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的结构 | 第33-34页 |
4.1.2 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结构 | 第34-35页 |
4.1.3 企业的资本结构 | 第35-36页 |
4.1.4 企业经营能力指标 | 第36-37页 |
4.2 湖南省机械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分析 | 第37-48页 |
4.2.1 样本选取 | 第37页 |
4.2.2 样本数据列示及分析 | 第37-48页 |
4.3 分析结论 | 第48-50页 |
4.3.1 外源融资为主,内源融资为辅 | 第48页 |
4.3.2 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并重 | 第48页 |
4.3.3 资产负债率较高 | 第48-49页 |
4.3.4 企业发展与融资互相牵制 | 第49页 |
4.3.5 小结 | 第49-50页 |
5. 对策措施 | 第50-59页 |
5.1 制造业企业的对策措施 | 第50-53页 |
5.1.1 明确发展阶段 | 第50页 |
5.1.2 提高管理水平 | 第50-51页 |
5.1.3 提升企业信用度 | 第51页 |
5.1.4 运用产业基金 | 第51页 |
5.1.5 鼓励海外融资 | 第51-52页 |
5.1.6 企业并购整合 | 第52-53页 |
5.1.7 规范融资行为 | 第53页 |
5.2 金融机构、市场的对策措施 | 第53-57页 |
5.2.1 完善信贷市场 | 第53-54页 |
5.2.2 建立银企合作 | 第54-55页 |
5.2.3 成立专业银行 | 第55-56页 |
5.2.4 运用民间借贷 | 第56页 |
5.2.5 发展债券市场 | 第56页 |
5.2.6 创新金融工具 | 第56-57页 |
5.3 上级监督部门的对策措施 | 第57-59页 |
5.3.1 政府扶持政策 | 第57页 |
5.3.2 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 | 第57页 |
5.3.3 严格控制再融资 | 第57-58页 |
5.3.4 完善对中介机构的监管 | 第58页 |
5.3.5 强化政府监督职能 | 第58-59页 |
6.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